娱乐

代孕一个大概多少钱:民族文化

字号+作者:佚名 来源:孕期护理 2019年12月30日

一、兴义(一)布依族文化兴义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布依族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民族交往等因素影响,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

  一、兴义

  (一)布依族文化

  兴义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布依族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民族交往等因素影响,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

  1、民 居

  兴义的布依族大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分布在南盘江、马岭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山间盆地,村寨周围喜欢种植榕树、椿树、枫香、楠竹、金竹、刺竹、芭蕉等,终年常绿,风光秀美。村寨通常有几十户或百余户,由一姓或几姓聚族而居,十几户和单家独户的极少。布依族房屋依山而建,讲究屋基选择和房屋方位,注重排水、通风和采光。传统的建筑形式有吊脚楼和平底楼两类。吊脚楼古称“干栏”或“麻栏”,积木而成,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和堆放家具、柴禾等。平底楼多为砖木结构或木石结构。不论吊脚楼或平底楼,一般为三间或五间,正中间为堂屋,摆上神龛作为供奉祖先之用,平时作接待来客和家人进餐的场所。左右侧两间作卧室和厨房。富裕人家,还在正房两边修建厢房,有的还在正房前修朝门,成为三合院或四合院,又在正房门前修建晒台,供晾晒谷物、衣被之用,妇女们喜欢在此缝衣、绣花、纺线;老辈人则常在此对晚辈“谷比谷弯”(唱古歌、摆故事传说),或乘凉闲谈。

  建新房上梁那天,都择好吉日举行,家族亲友邀约前来帮忙、贺喜,许多寨邻和亲朋好友都送来礼金,挑来酒、米、粑粑,有的还送来贺联和匾、屏。上梁仪式是最为隆重、欢乐的时刻,木梁正中间缠绕着大红彩绸或红布、青布、蓝布多幅,然后由一伙青年各抬一头,顺着中柱攀爬而上架在柱顶,再由石、木二匠师傅,跨骑在梁头上,相对念着大吉大利的四言八句,表示对主人的庆贺恭喜。最后抓起一把一把的彩色小粑向屋梁下的客人抛撒。此刻,唢呐、长号齐奏,鞭炮齐鸣,男女老少争抢“抛梁粑”,一片欢腾喜庆,场面热闹非常。

  2、服 饰

  布依族服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结合气候和地理条件,形成各种不同的款式。素雅、明快、庄重是布依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黔西南州布依族妇女的服饰有四大类型20多种款式。兴义的布依族青年妇女穿的是短襟衣、长裤脚,衣裤边缘镶花边,头包绣花长帕,腰系长带,一身的青、黑色布料,很为干练、端庄。中老年妇女喜欢穿不镶花边的宽大素雅衣裤。

  兴义的布依族妇女,按传统习俗都穿船形绣花尖嘴布鞋。由于此种花鞋做工精细,耗费时间,近年来穿这种绣花鞋的妇女已经不多,大多改穿现代皮鞋或胶底布鞋。

  布依族童帽,很有特色。童帽用各种颜色的布料缝制而成,并模仿动物面型制作,有虎、猫、狮、狗、兔等;还有仿古代的乌纱帽和船形帽,前帽檐钉有一排银罗汉、玉罗汉或各种银花玉扣,后面吊有彩色流苏和银制小铃铛。

  布依族男子着装较一致。中青年男子上穿青、黑色或蓝色紧身对襟衣,下穿长脚大裤裆,头包花格帕、青帕。老年人喜欢穿黑色长衫,宽大长裤。脚穿现代皮鞋、解放鞋和运动鞋。

  3、婚 俗

  布依族是我国大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

  黔西南州布依族民族主要居在兴义市的南盘江镇、义龙新区万屯镇、郑屯镇、贞丰县等地。布依族民族因地域的不同,在婚恋习俗上也有所差异,但又有所相似。

  巴结镇南龙古寨是布依族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寨中160多栋的干栏式吊脚楼按“九宫八卦”形而建,房屋巷道环环相扣,道道相通,不熟悉的人进入寨中如入迷宫一般。布依族民居除了干栏式吊脚楼,就是房顶的修建,房顶两端伸出的三角窗口,远远望去呈“猫耳”状,因此布依族民居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就是“猫耳房”。

  南龙布依族人民勤劳、善良,至今还较为完整的保留着本民族古朴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民族文化和婚姻习俗。

  布依族青年男女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赶转转场或走亲访友时对歌交友觅偶,称为“浪哨”,意思是“赶表”。小伙子们称对歌玩表叫“浪哨”,意为“会姑娘”;姑娘则叫“浪冒”,意为“会小伙”。青年男女“浪哨”借对歌互相物色意中人,往往是四男四女在山坡上、林荫小道或僻静处进行,如果小伙子看中了某个姑娘,就会请自己寨中的姊妹前去说媒或用山歌来表达情意,如果姑娘不同意,便用歌声回绝,如果同意,则回眸一笑,双方走出人群,到安静的地方,继续对歌,谈情说爱。有的还吹木叶,男吹女歌十分和谐。双方情投意合后,征得父母同意,便可举行婚礼。

  传统的布依族婚姻缔结要经过浪哨、提亲、定婚、举行婚礼、回门、坐家等仪式。

  “提亲”是布依族婚姻家庭缔结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青年男女确定恋爱关系互赠定情信物后,男方家在一年中选个好日子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通常要提“三次”亲,这桩婚事才能算定下来。

  男方家请的媒人必须是父母健在、儿女成双、夫妻恩爱命好的家族中的亲伯伯、伯妈、叔叔和叔娘来充当。

  在过去,第一次“提亲”,伯妈和叔娘只需带上2块红糖和2斤酒到女方家去就可以了。现在跟据男方家经济条件而定。女方家如果不同意,在3、4天内会把东西退还给男方。如果同意,一周后,男方家请充当媒人的伯伯、伯妈、叔叔和叔娘两对夫妻带上更丰富的礼物第二次到女方家提亲。

  这一次提亲相当于汉族的定婚仪式。布依族定婚十分讲究和热闹,好客的主人家除了酒宴款待,还打定亲粑来招待媒人和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女方并将男方家带来的2捆红糖和糯糍粑分给村寨里的亲戚们,意思是告诉寨邻,姑娘已经许配人家了。

  来年,男方家择吉日,再次请媒人带上礼物到女方家提亲。第三次提亲被称作“烧香”,也叫“开庚”。“开庚”仪式,通常在酒宴过程中进行。男女双方媒人客套一翻后,展开舌战,争讨给女方家的聘礼,商议满意后,交换男女双方“八字”,并根据男女双方“八字”来择定婚期。

  结婚吉日到了,男女双方亲朋好友或寨邻早早来到主人家帮忙,男人们杀猪、宰鸡、宰鸭,女人们捡菜、煮饭、备办酒席,男方家媒人夫妇则与新郎的父母一起准备聘礼。

  布依族备办的聘礼中必不可少的有:3对蜡烛、8柱香、2只鸡、2米长的红绸布、酒、肉等,其余的则根据男方家经济条件来备办。所有聘礼需用红纸条封好,新娘的衣服、鞋等物品要用布依自己制作的搭连包装起来。新娘回门时,仍然要用搭连包装上礼物背回娘家。

  聘礼筹备完毕,主人家将杀好的猪头放于神龛前祭老祖宗。媒人和迎亲客吃完早饭,或背或挑着聘礼前往新娘家迎亲。布依族称此习俗为“挂红”。

  新郎家迎亲客不论人数多少,但一定要请2位未婚姑娘和提亲时的媒人伯伯、伯妈、叔叔、叔娘两夫妻。

  迎亲队来到新娘家,新郎的父母与迎亲客客套一翻后,媒人点燃从新郎家带来的香、烛,然后在神龛前杀鸡来祭拜新娘家的祖宗。好客的亲朋好友则张落着迎亲客入席。

  新娘的闺房内,聚满了前来贺喜的亲人与好姐妹,新娘在一片祝福声中梳妆打扮着。布依族为新娘梳头的人是有规定的,一定要由命好的亲伯妈为新娘梳头,意思沾上伯妈的好运,新娘未来的日子也会幸福美满。

  吉时到,准时发亲。新娘告别父母,在哥嫂的搀扶下出门,在出大门前,哥嫂将一把筷子递给新娘,新娘在迈出大门坎时,将筷子往身后撒。“筷子”取其音,意思是早生贵子,也有新娘出门,不能将娘家所有的东西带走,为娘家留点,娘家才能有吃有喝。

  布依族在解放前迎亲新娘有坐桥的习俗,解放后改骑马,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大部分都改坐车。过去迎亲时,新郎家还请唢呐队,一路吹吹打打,迎亲场面显得十分热闹。

  新娘在迎亲客和送亲客的簇拥下,一路欢歌笑语来到新郎家。新娘在迎亲姑娘和送亲姑娘的掺扶下,跨过马鞍和火盆,进入新郎家的堂屋内,媒人点好蜡烛后,由“老摩”为这对新人主持婚礼。新郎的父母需回避。

  布依族称的“老摩”,汉族称为做法事的先生。

  新郎新娘拜完堂,新娘由迎亲姑娘和送亲姑娘引进洞房,在三天的婚礼期间,这几位姑娘一直陪着新娘吃住在新房内,新郎和其他男性成员一律不能进入新房。

  “挑喜水”是布依族民族新娘回门前必不可少的礼俗。第三天早上,新娘在迎亲姑娘的指引下来到井边挑喜水。新娘必须挑着喜水由这个姑娘带领着挨家挨户的给新郎家所有的亲戚送去。一是表示新娘尊敬长辈;二是告诉亲戚们,她已成为这个家族中的一员了。接到喜水的人家,都要用钱打发新娘,新娘同时也要回赠对方从娘家带来的一碗葵花和两个饼,过去是两封糕。

  挑完喜水,吃完早饭,新郎请同寨的一个小伙子和迎亲、送亲姑娘带着礼物一起送新娘回门。送到半路,新郎一行返回,新娘和送亲姑娘自回家中。

  新娘回门后,每个月新郎的母亲带着做好的糯米饭到新娘家接新娘回家做农活,在反反复复的接送过程中,新娘代孕,将告别坐家,回到男方家长住,一个布依族家庭才算真正成立。

  4、家 庭

  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是布依族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之中,父亲是掌握生产和分配的决策者,母亲是家务主持人。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的意志,妇女地位低于男子,至今仍不能参与村社祭祀,解放前连读书的权利也没有。舅父在外甥家庭中享有特权,娶亲嫁女、起房盖房、分家讼诉、落户迁徙等,一定要取得舅父的同意,并分给1份“舅爷钱”。家中有女丧,舅父不到不得人殓安葬。

  5、丧 葬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独特,并有一定的程序和礼节。一般要经过报丧、装殓、停丧、祭奠、出殡、安葬等程序。当老人处于病危时,所有的儿女须守候在身旁,亲眼看着老人断气。老人死去,儿女放声痛哭,所有家族成员除年老体衰者外,都汇聚拢来,并击鼓鸣炮向寨中邻居报丧,然后由孝子贤孙为死者剃头、洗脸、洗身,换上崭新的寿衣和鞋帽,后装殓入棺。办丧事的人家须在门前立一根或两根高悬的竹竿,上挂大束纸幡,作为丧家标志。与此同时,及时派人到其外家及主要亲戚家报丧。装殓死者时,须请来老摩公主持装棺,死者的女儿、媳妇拿出几方白布、青布,按辈分、年龄的大小先后覆盖于死者尸体上,并用打好的钱纸若干,把尸体镶嵌得稳稳当当,一切就绪后,把棺木停放在大堂中央,并以绿竹、青松搭好灵堂罩在棺木之上,写好挽联贴于灵堂进出之门上。出殡前,先选择墓地和安葬日期。祭奠是众亲友统一到丧家吊丧的日子,是丧事中最为隆重的一天,前来吊丧的三亲六戚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女婿和死者外婆家的吊丧仪式。他们前来吊丧的队伍又20~30人之多,扛来五颜六色的花幡旗伞,钱乐引吊,纸马纸轿,灵房和祭品等。在唢呐、鼓号齐奏的哀乐声中,来为死者吊丧。不论女婿、外家,或是其他亲戚,吊丧时均由摩公为死者吟诵经文,场面悲哀肃穆、庄严。夜晚,摩公还要为死者吟文诵经,全用布依语吟诵,其内容多为儿女、女婿等得知死者去世消息后痛不欲生、四处奔忙的情景,以及死者勤俭持家、养育儿女的艰苦经历,还有期望死者西归后,要护佑村寨和家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后代子孙发达之类。出殡仪式很独特,由一帮“老摩公”身穿龙纹法衣,头戴法帽,以高昂的声调吟诵出丧词,领众人拆除灵堂,把灵柩移出门外,然后抬到预先选好的墓地。出殡路上,孝男孝女几步一个回头对着灵柩下跪,以示虔敬。按照布依习俗,孝男亲自撮第一铲土埋葬死者,接着众乡亲才七手八脚撮土抬石进行安葬,待安埋垒坟完毕后由孝男烧香燃纸跪拜后返回,整个丧事方告结束。

  6、饮 食

  兴义布依族饮食大多以稻米为主,以玉米、小麦、红薯等杂粮副食为辅。

  布依族尤其喜欢糯食,各种节日都包粽粑,打糯糍粑,做褡裢粑,蒸五色糯米饭等,也常用这些糯米食品敬供祖宗、山神,款待客人和赠送亲友。

  布依族的肉食,主要有猪肉、牛肉、狗肉、鸡肉、鸭肉、鹅肉等。每年冬腊月间,喜欢腌腊肉,灌香肠,做血豆腐,是在春节期间敬祖宗、家人食用、款待宾客必须上桌的肉食品。

  布依狗肉,其做法多样,有炖、烤、灌狗香肠等,风味独特,味道鲜美。

  布依族用蔬菜、豆类制作的嫩豆腐、干豆腐、盐豆腐,以及干笋、酸笋、盐菜、酸辣椒、霉豆腐、水豆豉等也是极好的家用食品。

  布依人还特别喜欢喝自酿的家酒,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每当客人到家,必以家中自酿的酒款待,直到客人昏昏欲醉方才尽兴。这种家用酒名曰“便当酒”,度数不高,但十分醇和,回味悠长,不刺喉,不打头,用大米、包谷、高粱、小麦酿制而成。糯米掺杂蜂糖酿出的酒,更是布依族的一种独特美酒,酒味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每逢结婚、喜庆节日或远方来客,喜酒好客的布依人,才以此酒盛情款待。

  9、布依八音

  兴义的布依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浓郁,尤其是民间神话传说故事。说唱文学,民间叙事长诗,民间八音古乐,布依戏等,有较高的文化和研究价值。

  八音古乐历史尤为悠久。八音古乐,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在黔桂结合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作答·平南乐写到:“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后来,八音演唱内容逐渐加上了民俗、喜庆的成分,并吸纳了戏曲和本民族民歌风味,经过民间艺人多年的实践运用和创造。逐步形成比较稳定,具有艺术特色鲜明的调式,发展成八音坐唱或八音坐弹唱。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见清稗类钞),基本定型并已趋成熟。八音古乐主要在布依族的祭祀活动和举办盛大节日,以及婚丧活动、乔迁新居演奏。兴义的八音队,曾先后都匀、贵阳、北京参加文艺调演,荣获大奖。2000年,兴义八音演唱队应邀到南京参加中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纪念展示交易会,获最佳创意奖,该奖项在全国参演的150多家国家级风景区演出团,只评定一项,并仅颁发一家,被有关专家称为“天籁之音”,“布依族古老音乐的活化石”。八音古乐简介,已被列入全国曲艺词典条目,也载入了多种文艺辞书和地方史志。

  另外,布依族的古歌、情歌、酒歌、排歌、盘歌,以及蜡染、织

  锦等民间工艺品,也颇负盛名,很有特色。

  10、高台舞狮

  在距兴义市区5公里的马岭镇,在翠绿的群山中,有一个布依寨叫瓦戛寨。寨中有一块坝子,四周被巨伞般茂密的榕树枝叶遮盖,成为瓦戛高台舞狮的传统活动场地。

  瓦戛的布依高台狮灯,是用6张或8张四方桌重叠搭成高台,最顶上一张翻转,四脚朝天,“狮子”自下盘旋而上,直至最顶部,在四只桌脚上凌空而舞。在这一地区,流传着“高台狮子数瓦戛,别的狮子没看法”的话,足以说明瓦戛布依高台狮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狮舞始于三国,南北朝后逐渐盛行,古有“避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记载。元、明、清各代,舞狮活动更加广泛。带有宗教色彩的舞狮活动,很早就在南北盘江一带盛行,不少布依寨至今还保存着这一传统活动,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狮子舞。100多年来,瓦戛狮灯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瓦戛不仅狮子玩得好,“响器”(打击乐)也令人叫绝。打击乐由马锣、钵、堂锣、鼓等组成,打法别致,变化多端,有上百种。瓦戛的布依高台狮灯在兴义市颇负盛名,1991年应邀赴参见“首届中华民俗风情大型游艺会”展演,倍受青睐;日本友人在同年十月慕名前往瓦戛考察后,法国、英国、美国、荷兰、新加坡、印度、埃塞俄比亚及中国香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人,先后到瓦戛观赏高台狮灯。

  11、宗教信仰

  布依族除既有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以外,道教、佛教的许多神祗和菩萨亦受到敬奉。在老董上寨发现的一本打保符开坛书中,所列举的神、佛就有玉皇大帝、三清大道拾极高真神、敕封解斗母娘娘、下坛五猖兵马神、太白星君、文昌帝君、关胜帝君、释迦如来、观音势至、十八罗汉、唐僧、孙悟空、山神、土地、灶君、姜子牙等。但村寨中找不到1座寺庙,也没有专业的神职人员。

  12、特 技

  上刀山 用12把或16把、18把磨得锋利的刀。刀口向上,捆在高杆上作梯坎,特技者光着脚踩在刀口上,一步一步地爬上高杆顶端,然后踩着刀口一步一步下来,脚底板毫无割伤,令人毛骨悚然。

  下火海 把木炭烧得红火,或将木柴燃烧成烈火熊熊,人光脚板从“火海”中踩过安然无恙,毫无烧伤。

  棉线提水桶 用极细的棉线拴着盛满10~15公斤的水桶,提行3~6米远,而棉线不断。

  咬食瓷碗 用牙齿将瓷碗咬破嚼碎,然后张开嘴亮出瓷碗碎片,接着将瓷碗碎片吞下肚,而牙、嘴、喉、胃、肠不受伤。令人惊讶费解。

  肚皮上砸石 做特技的人脱光衣服躺在地上,然后请两人抬来一两块石板压在其肚皮上,另一人用大锤猛砸石板,石板破碎而人毫无损伤。

  13、禁 忌

  布依族有许多禁忌习俗,至今仍然奉行。

  一年中禁忌之事最多的当属正月,大年初一忌扫地,初一至初五,禁止把衣服晒在门前,尤其不能晒在大门前和堂屋中;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借钱借米;禁止在家中、寨里大喊大叫,更禁止打架斗殴。打响第一次春雷是,忌耕三天,有的忌耕七天。每月的初四、十四、二十四忌挖土修灶;灶房、火塘里的三脚架择好吉日安放后禁止移动,禁止用脚踏在三脚架上;在龙脉地、土地庙、山神庙附近,禁止大小便。神山、神树禁止挖土、开石、砍伐、割草。“三月三”、“九月九”、“腊月”扫寨后,三天不准外人进入寨中;在扫寨的三天内,不准拿火、水及其他东西出寨。若大门上插挂有冬青树枝时,外人禁止进入门户,有要事也只能在门外与门内人交谈。妇女做月期间,不准串门;男人不准进产房。未婚姑娘死后不准从正门抬出;在外被凶杀死亡者,其尸体不准进寨中和家中;男人在楼下时,禁止妇女上楼;外来夫妇不准在主人屋内同宿,包括女婿在内,认为“野花进房,家运遭殃”;男人不准从晒有女人衣裤的竹竿下穿过。在老人去世的三年孝期中,孝子贤孙陪客吃饭,不能坐上席。当家中的米和钱财用尽时,禁止说“光了”、“完了”,应说“满了”。当家中老人或其他成员去世时,禁止说“死了”,应说“去了”。

  (二)苗族文化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相传苗族先民属于在今黄河下游,雄踞我国东部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与兴起于黄河中游的黄帝部落联盟势均力敌,不断发生战争,最后败北而辗转西迁南移。兴义是苗族聚居区之一,苗族主要分布在南盘江镇的未万、未央、坪标、梅家湾。

  1、民 居

  春秋战国前,苗族民居多数均属简陋型,即草棚、竹屋。到春秋战国,才逐步形成稳定的格局,以后又迁入西部和南部的深山区和石山区,倚靠天然的山川、河流、森林作屏障,故出现了散居的苗族村寨,部分民居由原竹草、木草结构变为木瓦结构。唐代时,盛产树木的地方,出现了木瓦结构吊脚楼和木石结构楼房。这两种楼房,一直延续至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苗族家庭建起了砖混结构的平房。

  兴义南盘江镇梅家湾民居吊脚楼为木结构干栏式建筑,二楼一底,青瓦屋面。面阔三间,明间为正堂,用木板隔成前后两室,前室为客厅,后室为居室。明次间装有隔断板壁。两次间隔楼可堆放粮食或其他物品,正房分设厨房和卧室。明间前设护栏院窝,沿石阶而下可通堆放杂物和关牲畜的底楼。吊脚楼前是宽敞的院坝。整座建筑全用板壁作隔断,用竹编篱笆封山间。梅家湾苗族吊脚楼建筑,已达近百年,至今保存较完整,其建筑结构、类型、用料都颇具匠心,真正体现了苗族民居建筑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2、服 饰

  兴义苗族男装多用棉或麻布缝制,偏青、蓝等深色。中青年男子包土青布头帕,着对襟衣。老年男子着长衫、束腰带。妇女艳丽多彩,特色独具。

  女性服饰一般为白红底,服饰分前胸开襟和前后侧开襟两种。

  前胸开襟款式,衣短齐腰,无口,在右胸襟上有一块大翻衽,用同样大小的一块绣花的艳色布盖于大翻衽上,劳动时可以取下来;袖子外层套绣花套,从领口套至腋下,劳动时可取下,配此款式的裙子三节连成的百褶裙,裙腰颜色多为白色,裙身是蜡染制品,裙脚是用红、黄、白三色丝线绣成。着装时还要系上用青色小土布制成的腰带和绣有花及线条的围腰。头饰为挽发髻包大盘青布帕,头帕长约10米,头顶盘成筛状。

  前右侧开襟款式,衣长齐臀部,配有领扣、襟扣和腋下扣。用鲜色布料滚领边和襟口。用花边一宽二窄嵌托肩和襟口至腋下。穿上述两种款式的女性,均佩戴帐钩耳环或细银耳环,便显得古朴典雅,多姿多彩,别具一格。

  男性服饰,偏于青蓝两色,款式有矮领短衣和矮领长衣两种。两种款式都是对襟布纽。下装为青蓝色桶裤。

  3、婚 俗

  兴义苗族婚姻主要是自由恋爱,父母包办次之,近亲结婚解放前很多,解放后很少见。

  自由恋爱结合是双方借节日、走亲访友或参加婚丧活动认识后,回避父兄长辈,对唱情歌互诉心迹,经多次接触,彼此中意后,互赠信物以订终身。男方家请媒提亲。若女方家长不同意,由男方家父母或舅看好日子,就举行夜间婚礼。其过程男方家接亲人员在村外约定的地点等候新娘。新娘事先请几个知心姐妹送亲,约好时间、地点。到时,姑娘们主动赴约,在离新娘家不远的地方等候。新娘待时辰一到,带上自己准备好的结婚衣物及一把雨伞,悄悄开门出走。新娘先和知心小姐妹会合,再同小姐妹与新郎家接亲人会合。此时已是夜静更深。新娘由接亲人送至新郎家。这段过程不能高声喧哗,主要是防备女方父母知道。新娘到新郎家后,便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就算正式结婚。婚后一段时间,再由男方家请长者数人领新娘新郎回娘家认亲,向女方父母送“那哀泌”(母奶钱),供其为女儿办嫁妆。

  由父母包办的婚姻或自由恋爱的婚姻,经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家请媒人说合即“订婚”。过去是男方送6尺或8尺布即可。现在是送衣服。恋爱的只请媒人征求女方父母同意后便可举行“吃鸡酒”仪式,确定订婚。

  吃鸡酒 苗语称“唠埃鸠”(吃酒肉之意),苗族婚俗只要通过这一程序,婚姻便如法定一般,所以“唠埃鸠”甚为隆重。其过程如下:男方父母请“讨媒”二人和叔伯一人,均要能说会道。“讨媒”分主媒和副媒,另请两个男青年背雌雄鸡各一对,酒肉各20-30斤,主媒背布伞一把,副媒背毡包,并带几斤烟叶。到了女方家,“讨媒”自将毡包和伞挂在神龛一角,鸡酒肉也自放于中堂一旁。女方也请“坐媒”和族长、寨老作陪。另由两个族人与“讨媒”同去邀请女方亲戚“吃鸡酒”。每到一家递给两片土烟。“讨媒”初到女方家及亲友家时,要唱“求亲小调”。“吃鸡酒”席上由讨媒、坐媒、族长、寨老同桌议定礼金和礼物后,由男方于婚前数月将礼金送至女方家。内亲联姻者,若女方父母碍于情面不便拒婚,就由双方媒人看鸡卦,鸡舌确定。故苗族酒歌中有“汉族讨亲看八字对八卦,苗家讨亲看鸡舌和鸡卦;汉族讨亲看年月对年庚,苗家讨亲看鸡舌和鸡根“的歌词。若鸡舌和鸡卦好,就按议定的程序办。若是不好,男方来人将伞、毡包、酒、肉带回了事。

  看鸡舌 先把炖熟的鸡头嘴掰开,将舌根连肉带舌软骨全部取出,轻轻地将肉剃尽,再细看,若两根软骨呈弓形幅度均一致,中间一棵小软骨卷曲而自然,不偏不斜则是好,相反则不吉利,婚姻可能有变。

  看鸡卦 先将炖熟的鸡大腿上的肉剃尽,在稍凹的一面,每只骨上有一至三个小黑点,多数是两个黑眼点,若两只骨上各显两个小黑眼,所在位置又正对着,则为上卦,说明双方婚配,能夫妻和睦,白头偕老。若一骨显一个黑眼点,另一只显两个黑眼点,则为下卦,说明双方不能婚配。

  经过看鸡舌,验鸡卦,女方父母同意婚事后,即请人帮忙煮饭,动用男方家拿来的酒肉招待寨邻和亲朋。双方媒人和族叔坐在一桌,协商并讨价还价地磋商女方所要彩礼数。解放前兴义酒脚苗族还采用“削竹签记数”的方式,记载彩礼数目。竹签由讨媒带回男方家交由代孕一个大概多少钱:民族文化舅舅保管。结婚时,男方家父母根据竹签记的彩礼数,送亲人的对数及送亲的劳累费由“讨媒”送给女方家,女方家将竹签记的数和彩礼数字吻合后,方许女儿出门。这一削竹记数的婚姻习俗,是远古传统记事遗风的传承,这种婚俗,目前很难看到了。

  结婚 在人数最多的土语区,用坐婚等7人接亲,视女方嫁妆多少而定。送亲者有伯父、叔父母、幺叔、舅父、姑父母、兄嫂、弟、舅表兄各1人,坐媒、女青年、背鸡和途中背午餐的男青年各2人,共十六人。居住在尖和务佐舍的苗族,传统送亲人数须120对,后因居住分散,此俗已改。

  接亲的到女方家前,女方家在院子里并列摆三、四张八仙桌成一排,桌上放二十多个酒杯,斟满酒,桌四边安放板凳。在桌的两个对角,各绑一丈高左右小竹杆,竹尖上留四、五枝有竹叶的枝杆,竹枝上各吊一束干辣椒和装有盐茶米豆的小布袋,传说这能驱邪。据考证苗族结婚,认为是搬家,是由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苗族的古代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结婚时在接待亲朋就座的对角上绑竹子,竹杆上挂食物,意思就是由这边迁到那边。新娘出嫁之意为搬家。另还有一说,远古时,人们是巢居在树上,树上要存放实物。结婚时在桌角绑护的竹上挂食品,实为远古巢居的遗迹。

  接亲的进到院里,女方坐媒招待接亲的就坐后,厨师端出熟猪肝、生萝卜片各数盘放在桌上,做下酒菜,桌上无筷,用手拿吃。先喝两杯迎客酒,媒人唱迎亲歌后,再喝两轮酒,吃猪肝、萝卜下酒。之后,坐媒方能带客人进入中堂,按辈份、年龄就坐。坐媒按先后顺序拱手作揖向客人敬烟、敬酒,迎客仪式方告结束。

  晚上夜宵之前,双方叔父母和媒人将彩礼钱物及劳累费交给女方叔父母,数目是按原预定数可按竹签数记的数交清。劳累费最多3元6角,最少1元2角。不论多少只是表示礼仪,大家都高兴,不会去计较。

  次日晨,举行简单的仪式,递上双杯酒,便发亲起程。苗家新娘历来不坐轿,过去结婚也只是骑马。新娘自己打伞步行,伞是男方家送的新伞。一路上陪伴的女青年,都和新娘一样着盛装,佩戴银饰,打雨伞,旁观者是难以分辨谁是新娘的。在离男方家不远时,姑娘们都要重新整理衣装,“讨媒”先进男方家作好迎亲准备,送亲的一行无论男方家房屋坐向朝何方,都要从东方进入院内。新娘半收伞半遮面,好似汉族新娘红盖头。新娘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进屋。大门前男方家安排有两个女青年热情地接过客人的伞和行包,招待就坐递茶递烟。另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手拿大公鸡,口中念吉词,拿鸡在新娘头上绕三转后,把鸡丢出,便扶新娘进屋拜堂后入洞房。送亲的长兄和表兄几个人,刚一进院子,就急奔洞房挂蚊帐,挂完迅速跑出洞房,因男方家帮忙的准备有酒,谁被拦在新房内,谁就要被灌酒。一般代孕一个大概多少钱:民族文化只要跑脱就算。这是母系氏族制遗风的痕迹。

  晚上,双方媒人和叔伯等要清点女方家陪嫁的东西,转交给男方家。送亲的来客,一般只住一夜,次日吃中饭后就返回。送亲的女青年一直陪伴新娘进出和食宿。新郎不得与新娘同宿。自由和包办婚姻皆如此。三天后新婚夫妇回门,新娘暂住娘家,待次年春,新郎携带礼物向岳父母拜第一个新年时,才将新娘接回共同生活。

  4、丧 葬

  苗族丧事,一般不十分隆重,但悲哀之情,难以言喻。那悲哭、呼天唤地的悲伤场面,令人感动。身临其境,定会产生“阵阵悲歌肝肠断”的悲切之感。

  老人死后,也洗身、穿衣入棺、停柩、测期待葬。葬期测定后,提前两天操办。孝家办丧事,要请两个老摩(一正一副),副的老摩为孝家的长辈身份;另外还要请芦笙师和鼓手。这四人必须是会吹善唱的能手。从葬期的前两天傍晚开始,砍一棵杉树,留顶部枝叶,剃光下部树皮,立于堂屋中央,用长竹横架于楼枕将杉树绑牢,然后将大木鼓吊于杉树旁的楼枕下,木鼓口一面朝大门,一面朝家神,木鼓下放一张桌子,老摩们将酒碗放于桌上,焚香烧纸拜师后,正式操办丧事。这天,内亲都要约客吹唢呐舞狮子抬猪或抬养或带鸡鸭来下祭,还带一斗粮、一坛酒、一块祭帐。内亲下祭到孝家时,两位老摩就要对唱祭词,正老摩代表客方,副老摩代表孝方,对唱祭词一般半小时。对唱完,才将猪羊鸡鸭等宰祭死者,其他祭品祭物由副老摩高声点唱给孝家,同时还用刀在中堂立起的杉树上削口记数,猪羊削一大口,鸡鸭削一小口,然后把宰杀的牲畜、家禽交给堂内的内管事安排人脱毛打整,并留下一只腿待安葬死者后交予客方,另外还搭上一两斤孝家杀的牛肉或羊肉。下祭的这天晚上10点左右,孝家要在木鼓下安一排桌子,请正副老摩、寨老、芦笙师、鼓手、孝方的长辈、舅家长辈和来下祭的内亲代表(每家一人),围桌坐下,然后孝子们跪在后面听训(进行习俗教育),主要是由副老摩代表主事者唱挽歌,挽歌的后半节是向坐在桌子上的人一个一个征求意见,征求到谁,谁就发言。此训话,一般半小时以上。训完后才吃宵夜。天不亮,舅家来打牛祭死者(把牛鼻子固定在地桩上,要舅家一人持斧猛击牛头,使牛晕倒于地,帮忙的人才按住牛角牛尾,将牛杀死)。拂晓,操办结束,才把木鼓取下,接着抬已故老人上山埋葬。

  将已故老人入土安埋后,丧事还没有结束,还要进行两次操办。一次是在埋葬已故老人后的第13天晚上,备酒备菜招待亲戚和本寨的人,还要用一只鸡和一铺新草席。具体程序是:当天下午擦黑时,把新草席铺于神龛台下,一半铺地一半靠壁,在席上点一盏灯,便到村边把死者的灵魂接到席上来,焚香明烛烧钱纸,用酒祭祀死者并讲明是帮他(呆勾勒)之意,同时也顺祭祖宗,晚上亲戚和寨邻们也随之而来,并将各自带来的酒一起祭死者,表示对死者的哀思。祭祀时,逐个进行,还要念祭词,其祭词大意是:我们思念你,特拿酒来敬供,你老就接去喝个够吧!大家祭完后,孝家杀鸡祭祀,然后吃一餐夜饭,将祭酒畅饮。另一次是根据孝家的经济状况而定,这次苗语叫(呆勾纲),及解簸箕的意思,亦称(啊别、道别)烧灵。这次(呆勾纲),用两块篾片在灵筛边,插1~2尺高作棚状,缝件衣服搭于上端、戴布帕,灵筛内放3~5个不同的灵粑,杀一只鸡炖煮半熟放于灵粑上,然后老摩和芦笙师及抬灵人,用笙曲和口祭把死者的灵魂招到灵筛上,如已故的人合为一次烧灵,就按一人一筛准备,每筛都要用笙曲和口祭招其魂到灵筛上,然后抬着灵筛跟芦笙师吹舞进入屋内,绕大木鼓三转后放于神龛脚下,这样接灵就算结束。这次烧灵操办,和丧葬也要杀牛杀猪杀鸡杀鸭,也还要办席请各路亲戚和寨邻的人。

  按丧俗传说,呆勾勒和呆勾纲这两次操办,是远古时,祖先们还未睡床时,白天劳动,晚上就用大簸箕于地上垫上草席便睡,人死了簸箕和席仍背去。因此,要帮他们操办解脱掉吗,让死去的人轻松愉快。他们认为刚死去的老人在未操办解脱之前,行动一定很艰难,活着的人每当在吃饭时,都要用筷子插于饭碗上先献给死者,然后才端碗吃。

  5、饮 食

  苗族饮食,其特点是咸、甜、苦、麻、辣、酸、淡七味。

  苗族除常用食品、常用蔬菜外,还常食野菜,苗族食用的野菜有近百种,其中还有药用野菜。

  细酸菜、腌菜,是酸类菜的代表菜;杂辣是辣类的代表菜;虫蛹、蚕蛹、蜂蛹、蚂蚱是苗族的风味菜;牛、羊、猪、狗、鸡、鸭、鹅、鱼、虾和各种野兽肉、野生动物肉,包括田螺、蝌蚪等,都是古老的苗族菜。

  6、文 化

  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但每个方言都有自己的语言、歌词,记载着本方言的习俗历史。

  苗族记载其习俗、历史,主要表现在古歌、古词、故事中。古歌一共十二路,具体还分大歌、开亲歌、情歌。

  大歌 主要有:洪水滔天、斩龙、铸造日月、十二宝、运金银、掘窝、扁涩缟、五好汉、娘欧桑、变香佑、嘎尼拉、香简马。

  开亲歌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以开亲为主题,有疙瘩石吞亲、亲住下方、勾娄碰亲、弹亲入天、天王开亲、神界开亲、人间开亲、落亲“昂窝岭”、接亲来家等40多个方面内容。

  情歌有和地歌、郞妹情义万里长、沟路长、沟路短、私奔等。

  古词 主要有唤魂词、攀天通神词、算卜词、引路词、杀神词、捆神词、驱神词等。

  传说 传说故事有:啊岩的故事,兀邪、杨阿金的故事,恫偏蒙让蒙侈怄雏的爱情故事,打牛的故事,野鸡童谣故事。

  苗族除古歌、古词、故事外,还有舞蹈、乐器、苗绣艺术、蜡染艺术、银饰品艺术。

  舞蹈 主要有:木鼓舞、铜鼓舞、板凳舞、薅秧舞、收割舞、洗涤舞、娘欧桑舞、狂撞舞等。

  乐器 主要有:芦笙、竹萧、二胡、铜锣、唢呐、口弦琴(又称铜片琴)。

  苗绣 有双面绣、女儿红、机织绣、带绣等。

  蜡染 有刀染、笔染。

  银饰品 主要有模艺、焊艺、钻艺、曲艺、浇灌艺等。

  7、特 技

  苗族特技较多,在此仅介绍介绍武术、射击两种。

  (1)武 术

  以棍术、刀术、掌术为主。

  棍术 以长棍见长。一般以5尺长的青冈树或茶子树为棍。棍粗2~3厘米,以方便拿稳为准,有的用扛挞斗的杠子当棍。

  刀术 一般以砍地坎的大弯刀为器,善使者挥舞起来使人生畏。

  掌术 掌指并用,练习者自幼练功,用一斗谷子平放,每天将掌伸直往谷内猛插若干次,直练到能一插到底的程度,然后用手指反复戳木柱子,直到五柱六瓜的大瓦房都能响动,功夫方成。

  习武者往往表现得很温和,到迫不得已的地步才显身手,往往一两招能致敌于死命。

  (2)射 击

  主要以猎枪、弓箭、火铳、弩箭、弹弓、石块等物射击目标和飞禽走兽。苗族在长期的狩猎中练就这些功夫,尤其是自幼反复练习射击某一目标,天长地久,自然练成百发百中的本领。

  8、禁 忌

  苗族禁忌较多,因方言不同,禁忌也有所不同。以下为共性禁忌:

  (1)同宗不婚配。

  (2)结婚、立房是,忌打雷。

  (3)未婚女子,晚上不能单独和男恋人在一起,必须有一较好伴女在一旁作陪,忌未婚前发生两性关系,如发生代孕生小孩,会叫全寨犯灾。寨中某户出现牲畜死亡,大人或小孩患病,发生流行病和风灾、水灾、火灾,全问罪于此一女子。

  (4)忌丧事收礼,忌非正常死亡者之尸体停入家中堂屋,更忌靠近祖坟安葬。难产女性和过早夭折的青年、少年儿童,也忌埋靠祖坟。

  (5)过年、出门远、经商、求婚、办大事要事、争战、逃亡等,都要杀鸡看其眼睛,即杀鸡看卦。

  (6)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往门外泼水,正月间不推磨、不碾米、不晒衣裳在堂屋和门外、不立房、不搭桥。

  (7)不说假话、粗话。

  (8)禁来客两夫妻在主人家同宿一床。

  (9)与老人和客人坐在一起不翘脚,不从老人和客人面前走过。

  (10)老蛇进家不能打,友善地将其送出门外为好。

  (11)禁女性从男性或客人的头上跨越。

  (三)彝族文化

  彝族,史称倮罗、诺苏、尼苏、蛮夷等。“倮罗”是彝话,含意是龙、虎,即图腾崇拜是龙和虎。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是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民族。世居云贵高原、川西南、桂西北,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惯,崇黑尚火,风情浓郁。

  彝族起源于云南元谋,始祖是哎哺。从阿斯牛里到罗富曲阿母系社会,历100多代;曲布尼比的父系社会历212代。夏、希慕遮率族由牦牛缴外入川西南,建尼兹洛姆和能兹洛姆,历31代、后裔蚕丛、杜宇、开明等先后为蜀王。周宫湟年间,蜀泛洪水,笃慕俄率族乘竹筏漂流到滇洛尼山定居。对歌成亲生六子,发展成武、乍、糯、、布、默六大部落。布部(慕克克)东迁,德布部的一支到濮吐珠液(今北盘江),建液那勾纪(部落王国),汉称竹王。在艮苦,住着液那的另一支,称那氏谱,汉称“暴蛮部”。其一支在北盘江中下游建罗殿国,唐封阿佩为罗王;宋时,其另一支在今兴义一带建立自杞国。元代,默部(慕齐齐)的一支由云南北部发展到今贵州普安一带,到明朝,已建立有十二个部落,史称普安彝族十二营,一直到清末民初才被“改土归流”完。今黔西南州境内彝族,大部分自称“那色谱”,实是液那“那氏谱”的后裔。有4万多人,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布局,分散居住在普安、晴隆、兴义、兴仁、安龙等县市的边远山区。民谣“高山彝,水仲家,苗族住在石旮旯”,“雾罩罩、高高山,一年四季把门关,顿顿吃的沙沙饭(玉米、荞麦),肚皮烤起火斑斑”,就是彝族居住环境和生活的写照。解放后,彝族居住的地方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水通、电通、路通。

  1、民 居

  兴义境内彝族住房,与汉族一样,是“人”字型屋面,六瓜五柱落脚三间式建筑。中间为“堂屋”,正面正中设有神台香火,大门外有一小走廊,名曰“吞口”,吞口外为石梯。左右两间称“耳房”,各为一个套间的前间为厨房,灶后壁上设有祖宗“灵筒台”;后间为房主卧室。另一边套间的前间为“火塘”,后间为“客房”,是取暖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香火板”后有一小空廊,有的人家存放加工食品的坛罐,有的人家设一个床位。厨房间和火塘间的楼面用竹编,这样,透气、散烟,便于烘烤未干的粮食;卧室间的楼面,多铺木板,便于堆放粮食和柴草,且不易漏灰。有的人家还在房前左右两边修有厢房,一边作牛圈、猪圈、厕所,另一边作碓房、磨房和关鸡鸭。

  解放后的60多年里,彝族住房经历了由杈杈房(小草棚)到大草房,到瓦房,到钢筋水泥的发展变化。绿荫掩映下的小楼房,确有世外桃源的韵味,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2、服 饰

  男子,蓄长发,挽成锥结于头顶,用绸布包裹,然后包上头帕,即史记“此皆魋结也”;身穿对襟短衣,外罩马褂,或穿长衫;下穿宽口大裤脚长裤;脚穿草鞋、胶鞋、布鞋或皮鞋。外出时,加批“查尔瓦”——绣有龙、虎或鹰及花边装饰的毛织或丝织披风。

  女子,蓄长发,向后分梳成两。盘于头上,包上头帕;身穿右开襟袍式长衣,领口、襟边、下摆及裤脚均用彩色丝线绣有花边或镶上彩色花边;腰系绣花围腰,围于面前,秀丽的飘带打结于后;下穿宽口大裤脚长裤;脚穿绣花布鞋、胶鞋或皮鞋。节日、走亲、赶场时,头上加饰银泡泡、耳环、戴手镯。

  男、女头帕多为青色、蓝色或白色棉布。个别用黑色丝帕(表示富有)。

  已婚妇女还有一种特殊的服装——套头。长三尺六寸,宽一尺二寸,用青布缝制,状如枷锁,前面为青色,肩、背为蓝色。套头,由老婆婆(男方母亲)缝制。新媳妇过门举行婚礼后的第二天,在堂屋内向四方亲友跪敬喜酒时,由老婆婆给新媳妇戴上,并一直戴到回门省亲后,才取下珍藏。此后,只有在夫家长辈亲人去世祭祀时才使用,使用时由头上戴下,披于肩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族文化的融合,彝族独特的服饰逐渐只是节日的礼服。平常都穿大众化的便服。

  3、婚 嫁

  彝族婚姻,按传统习惯成立氏族内婚。一般不外娶外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开放自由,可以同外族通婚。婚配前,青年双方及家长都经过一定途径的了解,认为可以确定婚姻关系后,即按传统习惯程序进行。

  液抗哚 又称为要酒吃,男方请媒人二人,带酒一壶,到女方家,说“来你家要酒吃”。女方家会意,即请媒人坐,在摆谈中,媒人说明男家意愿后,女方家认为可以考虑,也拿出一壶酒,围着火塘共饮。

  定话 媒人带一壶酒,布一丈二尺,猪肉三斤六两,到女方家,说“今天要来咬姑娘的耳朵下酒”。女方即收礼接客,做饭菜招待。答应男家要求,把亲事定下来。

  突文卓 又称为包鸡卦,汉语称“吃烧香酒”。媒人带金银三斤六两(象征数,不是实数)、衣服两套、腰带一根、头帕一条、粑粑十二对、猪肉一块(十斤左右)到女方家。女方家杀母鸡一只,请族中老人吃饭。吃饭时,姑娘的父母、族老、媒人同坐一桌,首先敬酒,随着女主人站立起来分菜,把鸡头给男主人,鸡肝给男族老,片包(鸡胃)给女族老,两个鸡卦(两只上大腿)给两个媒人,两只鸡腿和两只翅膀分别给同桌的族中人,女主人吃鸡尾。媒人把鸡卦上的肉剔出吃完(要保留骨头的完整),仔细刮看鸡骨,看后说些与婚姻有关的吉利话。并用线将两支鸡卦捆在一起,边捆边念:“一捆天长地久,二捆地久天长,三捆荣华富贵,四捆儿孙满堂。”捆好后,用一块布包着,放在主家香火台上。媒人取鸡卦走时,姑娘们舀水淋媒人,从屋内淋到门外。回到男家,杀公鸡一只,请族中老人吃饭,规矩如前,媒人吃、看鸡卦后照样说吉利话。然后把两家的鸡卦捆包在一起,谨慎保藏。若有一方要离异,必须经媒人、族老调解索回鸡卦后,才能另行嫁娶。

  尼含考 又称为要八字,媒人带酒一壶,粑粑六对,到女家。向户主问姑娘的生辰八字。女家如实告诉。男家根据姑娘的年庚生月请毕摩或道士先生择成婚吉日。

  接亲 只去媒人与俄南卜三人,俄南卜是挑鸡笼的小伙子。所挑的一头是鸡笼,内有一只公鸡,上有衣服两件,粑粑一对(成扇形),另一头是一壶酒和一块猪肉。三人进至女家院坝时,姑娘们突然泼水浇淋。进入堂屋内,女家端出酒招待,酒后交接礼物。晚上,老年和青年分开,女老人在堂屋内,边跳边唱边喝酒;女青年在院坝里跳,吃糖果瓜子。

  发亲 早饭后,把家庭及亲戚(各户的主要成员)请到堂屋内沿两边围坐,先由小客(新娘家的兄弟姊妹)出来敬酒。姑妈牵带新娘到灶后的老祖公牌位前磕头,再到堂屋内面对家神磕头。这时亲友们丢拜钱,一小客端盘接钱,一小客记录并清点好,如数交给新娘,新娘揣好钱后,三拜起身,走至大门坎内,由亲兄弟背出门(脚不能落地),扶上马。

  豪奢兰苟 又称为送五谷盐茶,新娘家用围腰一匹包上荞、麦、玉米、小米、稻谷各一碗,盐、茶各一包,里插匕首一把,由新娘的亲兄弟带上,于进亲前悄悄的进塞,挂在新郎家的大门上方的门包上。进亲后又取下拿在手中,于堂屋中作为向男家要席子交换物。

  送亲 随新娘上马的有一陪娘,俗称“送亲婆”(通常由姑妈充当,此外则由姊妹或嫂子充当)。新娘和送亲婆所骑的马,分别各有两个小伙儿牵护。姑妈送亲,姑妈走前,姑嫂送亲则走后。新娘的父亲与众亲友随后,一起送亲到男方家。

  尼克托 又称为回车马,送亲队伍进寨,新娘的马进至男家院坝出口处时,停下来,马头朝外站立,送亲的于两侧牵护。毕摩念进亲经。念毕,男家鸣放鞭炮,新娘的兄弟将她戴的斗笠甩到房上后,将新娘背进堂屋。

  穿花花衣 新娘进堂屋后,由送亲客簇拥站立于右下角(大门后)。男方的迎客(新郎的姑姑、族中兄弟姊妹)对面相站,中间摆一条长凳,有盘子一个,装有糖、果、瓜子等;四个碗,其中两碗是酒,两碗是水,新郎的舅爷拿一束彩色布条或纸条给新娘拂扫身子,说些祝福的吉利话,退出后,迎亲客请送亲客喝水,送亲客自端,若端到的是水,则被笑话。敬完酒,男方小弟向女方送亲人要梳子给嫂嫂(新娘)梳头;送亲的向迎亲的要席子。双方要说些四言八句之类的话。然后,送亲的拿出一匹蕨叶(象征梳子)交给男方小弟,小弟由人抬高去给新娘梳头,送亲的竭力遮拦,不让梳着,推挡三几个回合即可。迎亲的又向送亲的提出要“五谷盐茶”,送亲的提出要席子,同样说些套话后,双方交换。新房不设床铺,地上铺草,用布围罩,房门由新郎的兄弟姊妹把守,送亲的拥着新娘强行进房,用席子垫上休息。新郎家摆“下马饭”招待送亲客。当晚,新娘的兄弟们要找新郎喝酒,新郎要躲避,找着就要被灌醉,找不着,就说女方兄弟们没出息。

  吃膀 下午,摆酒席时,要在堂屋内摆四桌。右上方是第一桌,主客是新娘的父亲、舅爷(称火抹谷),由新郎的父母、舅爷相陪;左上方是第二桌,主客是新娘的姑父(称无南米兰苟),由新郎的姑父相陪;左下方是第三桌,主客是新娘的干爹(称蛮姐),由新郎的干爹相陪;右下方是第四桌,主客是新娘家的好友(称抹果,客官),由新郎家的好友相陪。客坐满后,敬酒,厨师上菜,主菜是猪蹄膀。吃蹄膀时,要主客先动筷,因蹄膀是整块,不好拈。则由主客把蹄膀端到厨房,请厨师分解,给厨师切膀钱。

  其兰给 又称为分粑粑,第二天中饭前,新郎家要分配礼物(粑粑、酒、肉),打发各方亲戚。一是母米几,俗称火头,田祖爷,实为寨老,得粑粑四个,酒一壶,肉二斤;二是普米几,称“老祖公”,即宗族的首脑(族长),得粑粑六个,酒一壶,肉二斤,舍纳普(脚夫)得粑粑两个;三是火摩谷,即新娘的舅爷,得粑粑六个,酒一壶,猪头半边(另一半给新郎的舅爷),舍纳普(脚夫)得粑粑两个;四是美嫫,即送亲婆,得粑粑八个,酒一壶,肉两斤半,舍纳普(脚夫)得粑粑三个;五是凡吉搓,即新娘父辈的亲长房或堂长房,得粑粑十个,酒一壶,肉四斤半;六是凡哪主兰担,即背猪胛,新娘父辈的长房,得粑粑十个,酒一壶,肉四斤半;七是阿颇摩,俗称客官,即送亲总管(一般由新娘姑父担任),得粑粑四个,酒一壶,肉二斤。新娘家得粑粑十二个,米一升,酒一坛,肉五斤。其他送亲客各得粑粑两个。分配停当,由一男子用盘子依次分别端出交送亲总管分发,分发中,双方敬酒说些俏皮玩笑话。

  丢拜钱 过门第二天,午间席后,新娘要起身回娘家。男方家族、亲戚坐在堂屋内两旁,女方的亲戚在大门外至院坝坐成两排。男方兄弟在堂内敬酒,女方兄弟在门外敬酒。敬毕,新娘出来向祖宗磕头后,面向外跪于堂中,亲友向盘中丢钱,婆婆出来,先送钱给媳妇,然后给媳妇戴上套头(枷状的布制坎肩)。堂内丢的钱给新娘,堂外丢的钱给新郎。端盘人将钱清点记数后如数分别交给新娘新郎。新娘接钱后起身出门回娘家。

  凡兰火 又叫送客。新娘走后,送亲的人也相继离去。新郎家事先安排族弟提着分给新娘家和新娘家长房的肉,提着酒到寨外路上等着。当客人走近时,喊“卖肉、卖酒”。客人要给点小费才能提走肉。同时向众亲友敬酒,每敬一次酒,都要给钱,直到追着把酒敬完为止。新郎家的姑嫂们用油拌锅烟灰涂于碗底,碗中装酒,端着站立于路旁,敬同辈男子的酒,趁对方喝酒时,冷不防将黑油烟涂在表兄弟的脸上,名曰“打花脸”。敬酒、抹黑、追逐嬉戏,直至客人远去。

  坐家 彝族婚姻,多属父母包办,结婚时不同居。新娘回娘家后,何时坐家由双方家长视其年龄和双方劳力情况商定。另择吉日,由新郎本人带上酒、肉到新娘家,向岳父母敬酒,说明来意。女家主人请宗族代表陪姑爷吃饭。饭后,夫妻双双拜别父母,回到男家。男家请宗族、寨邻吃饭,新媳妇亲操锅灶,表示成为这个家庭中的正式成员。

  4、丧 葬

  彝族成人临近去世时,子女要将其扶起坐在床上,听其述说遗嘱。断气后,抬入堂屋,暂用木板停放在右上方,头朝内,脚朝外,烧落气钱。

  报丧 亦称“要水”。报丧人员分别由长、幼二人组成,同时去老外家、女儿家、媳妇外家报丧。长者手拿一根竹竿或木棒,走前面,路上不与行人打招呼。到亲戚家后,把竿棒插在院坝里,喊主人家舀一瓢水倒出来。主人家舀一瓢水泼向竿棒后才请客进屋,问清是谁去世何时安葬后,拉一只鸡在竿棒前杀(逝男杀公鸡,逝女杀母鸡),扯几片鸡毛沾血贴在竿棒上,煮熟后拿到竿棒处祭奠,竿棒要拿回置于灵旁。吃饭时,走在前面的长者吃鸡头,走在后面的吃鸡尾。

  下祭 即祭奠。安葬的头天下晚,各方亲戚都要来祭奠。顺序是老外家在先,其他家在后。祭品,共同的是“鸡和饭”。另外老外家牵羊、花纸伞、纸马、花纸幡幛;女儿家抬猪、纸伞幡幛、纸马。鸡和饭,是杀鸡一只,去毛掏腹,造型如卧姿煮熟,将鸡肝、鸡片包(胃)和糯米饭填入腹内,放在提篮或盘子里。亲戚来下祭时,男孝子要到屋外跪接、敬酒、鸣枪(猎枪)、放炮。敬酒、回敬酒后,男孝子退回灵前下跪,面朝外。亲戚子(媳妇)按排行站立于院坝里,每人身后有一少女给其打伞,依次到灵前跪拜,轮流反复,直到毕摩念经祭奠结束。

  送水 若是父母去世,媳妇于每天的清晨和深夜都要抬洗脸水、洗脚水放于灵前,跪哭后,把帕拧干,将水抬出屋外倒掉。

  打牛 是丧葬祭祀中最隆重的仪式,在送葬的前夜进行。一人牵牛站立于院坝中,牛头向屋内,孝子面向外排跪于牛前,毕摩年交判经文。念完后,毕摩先给牛喂盐,之后,孝子依次给牛喂盐,喂完盐后,将牛牵到预定地点,用锤猛击牛头,乘其昏倒之际宰杀,破刳炖煮,将牛头置于灵前祭奠。并取牵牛绳一截,由棺材预留孔中穿入,系于死者手上,第二天早上,于灵堂中摆设一桌酒肉饭菜,把煮熟的牛肉、牛肝、牛肺分别割一部分穿于竹片上,供于灵前。毕摩念指路经,男孝子依次上前献饭(将各种菜及饭拈一点放于一个碗中,倒一点酒于地上),说些怀念、惜别、嘱咐的话;女孝子于外扶门嚎啕哭送。献完饭后,孝子向一个用草扎成的象征死者的小草人磕头告别。毕摩发丧——朝西北方先开路,右手持一杖,杖上插一鸡头,挂一只羊角和八卦,左手端半碗酒,边走边念指路经,大意是:你沿着来时的路,不要回头,跋山涉水,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

  安葬 元朝以前,通行火葬,把骨灰装入陶罐或竹筒内埋入土中或放置于选定的岩洞中。明清后改习汉俗土葬。送葬中不撒买路钱。棺木土葬。先由其子跪于棺上喊三声,叫其回家,并盖一撮土后,即进行盖土砌坟。

  送火 从安葬的当天傍晚起,子孙要为其送火三天。用草捆扎成把,于中包上火炭,当天送到坟前,第二天送到半路,第三天送到村外路边。

  5、文 化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史悠久的文化。

  (1)语言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本族内部的主要交际工具。共分六个方言区。兴义的彝语属盘南次土语。彝人是彝汉双语制。

  彝文始于氏族部落时期,从刻画符号开始,在造字上逐步发展,形成方块字,具有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形声等特点。有笔划,分偏旁、部首。具有表意表音的双重特点。彝文,仅用于祭祀,多存于经书和碑刻,通常只有毕摩才能释读。

  (2)歌 舞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不分男女,基本上都是歌声陪伴一生。历史上就有歌唱招亲的传统。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对山歌,即在户外、野外对唱,放牧、劳动、节日时独唱或合唱;内容有情歌、苦情歌、叙事歌等。青年男女的婚姻多是通过对歌了解,互生爱慕后,才由家长请媒人出面定亲形成的。

  (3)十月太阳历

  为了适应大自然,谋生存,求发展,彝人在远古就发明了十月太阳历。它是以太阳运动为中心,以虎、水獭、鳄、蟒、穿山甲、麂、岩羊、猿猴、豹、四脚蛇为月轮回计日,把一年分为十个月,一月分为三十六天,十个月三百六十天。另,夏至时的火把节为两天,冬至时的年节(十月年)为三天。全年共计三百六十五天,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时间相符。因为彝文典籍中有记载,故称彝族十月太阳历。

  (4)饮 食

  彝族饮食大同小异。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

  一是炒面。将大麦湿润后用碓舂去皮,晒干炒熟,磨成面粉存放。食用时,加盐或糖,开水冲调即可,稀、稠程度自己酌情掌握。这是在高山上劳动时最方便的午餐。

  二是蜂蜜荞粑。用水将荞粉调成浆,烙成很薄的饼,沾蜂蜜吃(忌放韭菜),别有一番风味。这也是在高山上劳动时最方便的午餐。亲戚朋友来了,也用来招待作小吃。

  三是鸡腊骨笋。将鸡杀洗干净,除内脏剔去块肉,将骨头剁成浆,加上适量的盐和佐料,放入鸡肉块和竹笋条,拌匀,装坛封口,存放半年后即可取出食用,用于炒菜或烧汤,味道鲜美,别有风味。

  二、安龙

  布依族文化

  布依族很早就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

  布依族来源于古代百越人的骆越一支。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骆越人属牂牁国的臣民,今桂西北和黔西南即古骆越地。布依族至今仍保存古骆越人的许多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今县境南盘江河谷和平乐、北乡、花障、鲁沟、龙广、木咱等地的布依族聚居区,仍沿袭古骆越人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即今所称“吊脚楼”及其演变的“地楼”、“半边楼”。布依族贵铜鼓,也是古骆越人的文化特征。布依语同骆越语相近,据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载:骆越人称母亲为“米囊”(Me33na:TJ2),布依语称母亲为“乜”(Me33);骆越人称岳母为(ti53),布依语称为(ta:i53)。许多布依村寨或附近的山坡、田地名称,均以古骆越语的委、平、洛、坝、纳、浪、板、巧、岜、冗、者、央、内、打等语音为词头命名。

  布依族的族称,秦以前称濮越,两汉六朝称濮僚,唐宋元代被称为蛮、番;明清至民国末年被称为仲家。自元史首称“仲家”后,明清有的史籍称布依族为“仲苗”、“仲蛮”和“古仲”,民国年间,布依族还被称为“夷家”、“夷族”、“水家”、“水户”、“土人”、“土边”等。但布依族始终按照古老的族称自称为“濮越”(依)、“濮僚”(饶)(第一、二土语区)和“濮俚”(夷)(第三土语区),这些自称保留有“族”“人”的意思,含有民族自尊。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尊重民族意愿,在1953年冬召开的布依族代表人士协商统一民族名称的会议上,取消了“仲家”、“水户”、“夷家”、“土边”等不是布依族自称的称谓,根据布依族自称的历史,以“濮”与“布”、“越”“俚”与“依”读音相近,统一用“布依”为本民族的族称,正本清源,恢复了布依族族称的本来面目。

  在布依族形成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史上形成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战争、移民、贸易、避难等。据史志记载,自春秋战国以来,县境有十余次规模较大的移民,其中,北宋迄清末移民最多。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清乾隆、嘉庆年间招民垦种,咸同之后开通商路等,江南、湖广及四川等地迁来居民不少。这些移民中,有一些与当地土著通婚,而后成为布依族。

  布依族妇女几乎都是纺织和刺绣的能手。一个布依族女孩在母亲的指点下,从种棉(麻)、纺线、织布到染布、缝衣,几乎很快就可成为这方面的能手。至于刺绣,更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包括衣襟、袖口、花边、绣花鞋、帐沿、枕套、围腰、背带等)作为珍贵礼物或美好的象征。而在这些刺绣品中,妇女们对衣背花(即用于背小孩用的背带布)极为珍视,因为这种衣背花的刺绣,特别讲究针法和花纹图案的对称和工整。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练刺绣能手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而且常常是在谈恋爱时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纯挚的感情,绣织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上面。此外,有些能干的外婆,每当在第一个外孙满月时,习惯上也要送去这样一幅刺绣的背带,作为庆贺小外孙健壮成长之喜礼。

  布依族男女服装多喜用蓝、青、黑、白等色布缝制。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上相同。青壮年多半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大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因为地区的不同而呈现出形式各异的特点,如在八达河聚居区,七八十岁以上的妇女,仍保留有传统布依族服饰,头缠蓝黑包布,身着青色的无领对襟短衣,身大袖宽,沿右衽无领衣缝处要镶一道两寸左右宽的边,上衣的下角边处还要攘绣各式的彩色滚边,习惯上内衣的袖口较外衣长而小,而外衣袖口则大而短。内外衣袖口处所绣织的花纹图案十分讲究,鲜艳美观,看上去两袖大小相同、长短协调,袖口外露的花色层次重叠和谐,格外醒目受看。当年老一辈多数均穿蓝黑色百榴长裙,有的也系青布围腰或绣花围裙,脚上还要穿一双十分精美的翘鼻子满花绣鞋,俗称“猫鼻子花鞋”(布依语叫“海兰高”)。整套服装可以说是集纺织、印染、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术于一体。正因为全身上下都是出自布依妇女灵巧的双手,因而筹集和缝制这一身服饰常常作为衡量一个布依妇女是否聪慧能干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年妇女的包头,有的已用白毛巾代替,上衣已改穿有领或矮领,并在沿右按前下方处镶嵌二至三道带色的布边,领前的结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两手袖口处仍保持了老一辈传统的风格,下身已改穿长裤,唯脚下的绣花鞋逐渐变成半月型或鞋尖处绣小花。改变后的布依女服饰仍显得净洁淡雅、古朴庄重。未婚女青年的服饰,除总体上与中年妇女相似外,只是还喜欢在包头布的末尾处镶绣极为鲜艳的花纹图案,坦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银头智之间,显得洒脱大方、俊俏美观。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妇女仍均喜佩带各式各样的耳环、戒指、项圈、发簪和手镯等银饰。杂居区的布依妇女,特别讲究包一丈五尺长的头帕,普遍仍穿蓝、青、黑、白等色的右袄大襟上衣,少数也系围腰,下着长裤。在长期的生活中,布依人勤劳善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民族文化。

  (一)婚俗

  明代,布依族缔结婚姻是自由选择和靠媒说合两种方式并存。清末,由于汉族文化的融入,一些布依族儒生倡导礼仪仿效汉族,缔结婚姻靠媒说合者越来越多,并逐步吸收汉族的一些婚姻习俗。后来,演变成父母包办婚姻占了大多数,聘资由用牛、马改为牛、银并用。民国年间,聘资则一律改用银元。

  近代以来,布依族缔结婚姻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

  自由择偶 男女双方经过“浪哨”互相认识了解,然后议婚。“浪哨”译为汉语就是“谈恋爱”。节日、赶集、走亲访友都是“浪哨”的好机会。先由男方请人征求女方意见,女方若同意,就到女方指定的地点秘密见面,先相互问答,然后以歌传情。若双方有意,就相约第二次见面,否则从此分手。经过多次“浪哨”后,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发展到山盟海誓时,就互赠自己初次穿过的衣服,称为“丢聘”,然后请媒人提亲。

  带“走路糖” 就是男家请媒人带上几千克蔗糖到女家求婚。女方家若同意这门婚事,就收下“走路糖”,请族中数人陪媒人宴饮,表示婚约已成,以“吃糖”为证。若不同意,将“走路糖”交给媒人送还男家。不过,女家即使同意,也不会一次就应允,为表明女儿的珍贵,往往多次婉言拒绝,媒人得带上“走路糖”往返多次才能成功,称为“三回九转”。

  吃鸡酒 女家同意亲事后,男家即择吉日,请男性6~12人,带上两只雄鸡,红纸条腰封的酒、肉、红糖、糍粑等若干,以及香蜡、纸烛、聘金,到女家去进行订婚仪式。女家用烹调好的雄鸡、酒等供奉祖宗后,摆宴招待客人,由族中及舅家长辈作陪。客人告别时,女家要回赠自织土布等礼品。

  要八字 订婚后,男家会在适当时候求取女方的生辰八字,以便择取婚期吉日。去时要带上礼品以及香、纸、鞭炮等,还带上一个鸾书套。女方家祭祖后才开出生辰八字。去要八字的人必须当天赶回。现在有些地方把“吃鸡酒”和“要八字”并为一次进行。

  结婚 过去,男方请人去迎亲,一般有三四十人,还有花轿一乘,富贵人家则是五马三轿。一般是押礼先生骑马,其他人步行。男家还请八仙乐队。解放后,轿子逐渐废除,迎亲大都是步行或乘车。迎亲礼物有酒、肉、糖、香蜡、纸烛和给新娘的衣服、首饰等。另外还有8个红包,分别送给新娘的外祖父、堂伯、裁缝、厨师以及开坛、上轿、谢祖、梳妆者。第二天清晨“发亲”,姑娘要“哭嫁”,在吹着“发亲调”的唢呐声中,新娘由送亲婆扶出,拜别亲人后,进行“踩斗”,然后由兄弟背出大门,由伴娘陪伴。到达男家时,在院子里举行“回车马”仪式,接着是拜堂仪式,再入洞房。结婚当日直至三天后回门,此间新郎新娘不得同房,新娘由两位伴娘伴宿。

  回门 婚后第三天,新郎带上礼品,在寨中伙伴的陪同下送新娘回娘家。回到娘家后,新娘就在娘家过着不落夫家(即“不坐家”)的生活。“不坐家”习俗的形成,是以前实行早婚,新娘年龄小,需留在娘家学习针线、纺织等。同时,新娘过早住到夫家会被同伴耻笑。到十七八岁后,农忙时或节日,男方的母亲都要带上礼物将儿媳妇接回去住一段时间,接的次数多了,女方也就在夫家住下了,叫“坐家”。现在,这种习俗正在逐渐消逝。

  (二)丧俗

  布依族丧葬文化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果是正常死亡,治丧和安葬大体要经历报丧、沐浴、小殓、大殓、堂祭、开路、出殡、安葬等一系列过程,每一过程都有诸多礼俗。

  报丧 老人寿终,要吹牛角,或鸣枪、放鞭炮向乡邻、亲友报丧,丧家还要去通知亲戚来吊唁。

  沐浴 用香汤给死者沐浴后,为其穿寿衣(包括衣、裤、鞋、袜)、包寿帕,如死者父母或两者之一健在,还要为死者穿孝衣包孝帕。然后将死者抬到用门板搭起的停尸床上。

  大殓 请“摩公”测算时辰,等死者的儿女到齐后举行装棺仪式。死者若为女性,则要等她的亲兄弟到来,谚云:“爹死抬去埋,妈死要等外家来。”大殓前,由“摩公”念经“扫棺”,击铜鼓三响,放鞭炮,然后将死者装入棺中,盖棺封棺,停于中堂。丧家要贴挽联,用白纸覆盖家神牌位。

  堂祭 为死者举行的祭奠仪式,在“开路”的前一天举行。摆好祭品后,由“摩公”或“礼生”唱读祭文。富有的孝家杀猪宰牛,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一般亲友的祭品有香蜡、纸烛、鞭炮、祭幛等,丧家要给亲友分发孝帕;女婿和外家的祭奠最为隆重,仪式多样,祭品颇丰。

  开路 由“摩公”主持,追述死者生平,念“摩经”。

  出殡、安葬 在堂祭的第二天早晨举行。黎明前,一切祭奠仪式结束,“摩公”带上徒弟,口念死者祖宗所走过的地方的地名,走出门外推倒幡杆,然后转身急入灵堂,一声号令,举剑砍翻油灯,众人一齐动手推倒灵前祭坛,将棺材抬出户外。送葬时,一路鸣放鞭炮。灵柩入穴后,砌石垒坟。最后“摩公”用鸡、肉、酒祭祀死者,并焚烧纸人、纸马、纸幡。

  解斋 过去一些地方依汉俗,父母死后要守孝3年。近代以来,解斋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在葬后就请摩公解斋,有的要居丧持斋,父斋29天,母斋33天。丧家3年内不“挂红“,不奏乐唱歌,不嫁娶,逢年过年不能张贴红纸对联等。

  布依族丧俗较为复杂,浪费也大,且多迷信色彩,现在许多地方的丧葬礼俗大多已从简,且因地域不同礼俗也不尽相同。

  (三)信仰

  布依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占卜者、支持祭祀仪式的人,清代根据布依族音译为“报暮”,民国以来称为“老摩”或“摩公”。

  将自然现象当做神灵来崇拜的主要有:雷,称为“雷公”、“雷神”,主善恶报应;龙神,主风雨;火,称为“火星神”,主火灾;某些岩石、洞穴、大树,也被人们视为神灵而加以崇拜。但凡“神”的住所,不许任何人在附近吐痰、大小便或高声喧哗。

  布依族崇拜自己的祖先,每个家庭都设有神龛供奉祖宗神位,节日、嫁娶都要祭祀供奉。

  (四)传统节日

  大年 即春节。除夕之夜,家家摆猪头、菜肴、酒礼祭祀祖先,放鞭炮,击铜鼓,合家吃团圆饭。入夜,点长香守夜,打糯米粑,煮灰粽粑。凌晨,姑娘、小伙拿着香和纸钱到水井边焚烧,争挑“金水”、“银水”,以先挑到为吉兆,预示新年万事如意。除夕晚上还要为犁、锄、磨、纺车、织布机等打上“封皮”,半月内不能启封使用。初二、初三开始拜年活动。白天,青年男女开展丢花包、打毽、浪哨等活动,晚上对山歌、弹月琴、吹木叶,演布依戏等。青年小伙子们还要走村串寨舞狮、耍龙灯,到各家各户去拜年。近代以来,正月初五至初七有许多青年汇集到幺塘洞洒寨赶“神仙田”歌会,进行对歌、浪哨活动。

  三月三 是以村寨为单位祭祀山神、社神的传统节日。南笼府志云:“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此节并非一定在三月初三过,而是在三月的第一个寅日过。祭山之日,寨内肃静,各户除一位男性家长参加祭祀外,其余的人都要到野外“躲山”,直到祭祀完毕燃放鞭炮后才能回家。祭祀时屠宰的猪、牛要求毛色一致,祭祀中不能用汉语交谈,不会布依语的就打手势。各条路口要挂上一把茅草或拉起一根夹有纸人、纸马的绳索,以示外人不得进入寨内,如有人“撞寨踩山”,要罚其购买雄鸡、猪肉、酒等祭礼为该寨重新祭山。“三月三”青年人大都要去德卧镇参加“毛杉树歌会”,歌会一般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已日举行。

  六月六 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的地方是在六月的第一个寅日过节,有的地方则是在第一个申日过节。节日期间,各地要杀猪宰牛祭祀“寨神”、“山神”、“土地神”、“五谷神”,各家各户还要祭青苗,在田坝打狗杀鸡,插纸人、纸马祭田。

  布依族传统节日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阳节、中秋节等与汉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布依族的大年节。据方志记载,说布依族皆“以十一月为岁首”。其时应在这月为是,但现在已统一并入春节,辛劳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过就开始为年节做准备。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逢制新衣。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麦芽糖等果品在家里“祭灶神”,请它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替人们说些好话,多多赐福于人间。祭灶后,人们要准备香、烛等祭神用品,请“先生”写好对联,分别贴在大门、侧门、窗户等,以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此外,不少人家还要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在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喜庆的年画。除夕以丰盛酒菜敬供祖先,燃放爆竹,合家守夜直到鸡鸣。正月初一天刚亮,姑娘们都争挑第一担水回家,名曰“聪明水”;儿子则争先到土地庙旁,用绳子牵来小块石头放在畜圈之中,意为“六畜兴旺”。

  大年期间,青年们相邀外出“榔梢”;中老年人则彼此拜年祝贺,一同饮酒为乐。初九那天叫“上九”;按当地风俗,到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烛,将生肉供祖宗,然后将生鸡、生肉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后方能享用。有些布依族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还要正月三十校“小年”。在此期间,有的还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有赛马、掷石、铜鼓、唢呐、歌舞、篮球等等比赛,参加者多达数万人。镇宁扁担山一带的“玩龙”活动,意在祈求龙神保佑来年农事丰收,百事吉利。

  布依族的“三月三”。由于地区不同, 布依族过“三月三”节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贵州省贵阳市马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称为“地蚕会”节。据布依族老人讲,开春以后,地蚕危害庄稼,啃食包谷苗等农作物。于是,在三月初三,他们将炒好的包谷花带到坡上去祭地蚕。他们在山坡上边唱山歌边吃包谷花,据说这样可以“迷住”地鬼,堵住它们的嘴,使他们不能咬种子和禾苗。有的地区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如同(清)南笼府志所言:“其俗每岁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故当地人又称是日为“仙歌节”或“地蚕会”。一村或邻近几个村临时集资买猪、牛宰杀供祭,供祭之日,外人禁止入村。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饭,关岭地区要做清明粑,贵州省西部地区布依族人要扫墓,有的地区这天集会唱歌游玩,进行社交活动。

  布依族的“四月八”。传说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所以也称“牛王节”、“牧童节”。黔西地区也称为“开秧节”。贵州荔波一带,每逢这个节日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望溪县要吃四色糯米饭;有的地区不但要做糯米饭还要杀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表示人们对耕牛的爱护和酬劳;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米花节采花节又称“女儿节”,是甘肃省文昙搏赠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相传莲芝姑娘聪颖伶俐,勤劳智慧。她教会人们垦荒种粮,纺线织布,又采来百草为百姓除病,不幸于五月端阳在采花途中遇险殉难。为了纪念她,人们将五月初四定为“采花节”。届时,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纷纷进山采花。五月春风,花开遍地,杜鹃、芍药、构把、草梅、贝母、酒曲等鲜花争奇斗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旷神怕。姑娘们头戴味香色艳的鲜花环,手捧花束。围着篝火且歌且舞,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边走边舞,向莲芝姑娘道别。采花的队伍进寨时,艾老乡亲们盛情欢迎、款待。姑娘们则给大家赠礼品。晚上,全寨又把采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请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布依族的“六月六”。布依族人民过六月六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非常隆重,所以有的地区称为“过小年”。布依族普遍过“六月六”,但有些地方对节日来源传说不同。传说在人类早期,布依族始祖“盘古”会种水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互相爱慕而结为夫妻,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名叫新模。若干年后盘古六月初六去世,为了纪念他发明的水稻种植技术,确保五谷丰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家杀猪宰羊供奉盘古,世代相传形成了民族节日。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池里传说这样做蝗虫就不会来吃。

  布依族的“毛杉树”节。毛杉树节是居住在黔西南安龙县德卧镇布依族群众的传统节日,也叫“赶毛杉树”。在纳拿和者棉之间,有一块十亩见方的小土丘,当地称它为“毛杉树”。每年从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开始,聚集了盘江两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赶三天歌会。第一天“蛇场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饭来祝贺节日。第二天是“马场天”,天一亮人们就赶到毛杉树进行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傍晚男女青年对歌.通过对歌寻找理想的侣伴。第三天是“羊场天”,远方的客人要上路,客人向主人道别,互相祝愿。关于“毛杉树节”有一传说故事,南盘江边有一布依族村寨,寨子里有一叫杉郎的后生,邻寨有一姑娘叫树妹,两人在劳动中相识,在劳动中相爱。正当他们要成亲之际,山上的魔狼抢走了树妹。杉郎大战魔狼,终于救出了树妹。但是魔狼变成了许许多多的“蚂炸”(蝗虫)来糟踏庄稼。树妹为保护庄稼,一连唱了二十七天的歌,害虫随着歌声消失了。但村妹累病了,在三月初三“蛇场天”离开人间。第三天杉郎也因悲伤去世了。不久在杉郎和树妹的坟上长出了杉树。当地的人们称这些树为“毛杉树”。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举行歌会纪念他们。

  布依族“三月三”毛杉树歌节的传说

  每逢三月三,山歌飞满天。“三月三”是布依族最浓重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龙广镇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四十八寨布依族人民都要放下农活,杀猪宰鸡,进行神圣庄重的祭山扫寨活动。然后穿上节日盛装,相约来到德卧镇一个叫毛杉树的地方,与成千上万来自南北盘江一带的各族青年男女及广西隆林的壮族同胞相聚,连续三天举行规模宏大的对山歌、舞龙狮和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未婚青年男女则通过对歌、浪哨等形成结识异性朋友,寻找意中人。

  “毛杉树”歌节的来历,起源于一个悲壮感人的英雄故事。相传东汉时期,德卧地方有一恶霸叫乃支,仗着兵多势众,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当地布依族群众苦不堪言。当时奉命镇守在广西隆林的两名汉朝大将岑鼓、马武,率兵前来征讨,为民除害。双方在德卧坝子激战了七天七夜,终于铲除了乃支的恶霸势力,两名大将亦在激战中中暗箭身亡。当地群众将他们安葬在坝子西面的山脚下,为防止遭坏人破坏,没有垒坟,只在安葬的地方栽了两棵杉树作记号。杉树栽下后,长势神奇,仅三个月就长成九丈高的合抱大村,且枝叶繁茂,针叶细如毛发。当地人称“毛杉树”。后来又繁育成一大片茂密的杉树林。

  据说两位英雄牺牲的时间正是农历三月的蛇(已)日,以后每年三月间的第一个蛇场天(初一初二除外),把他们供为寨神的当地布依族要杀猪宰鸡,烧香敬酒举行三天的隆重的祭祀英雄、祭山扫寨、祭水扫田活动。在祭祀期间,只要祭祀的猪一叫,寨锣一敲,所有村民都要放下农活,并借此机会访亲会友,或在家准备酒菜、打糍粑、染花糯米招待远方来的亲戚客人,叫“闲三”。

  “毛杉树”歌节另一种传说则是源于远古时代当地一对叫杉郎和树妹悲壮感人的爱情故事。但不管怎么说,每年农历三月的这两三天,周边地区各族青年男女都会自发的从四面八方云集这里,白天举行山歌比赛,舞龙狮,民间体育竞技、对歌、“浪哨”等娱乐活动,以此表达了两位为民除害的民族英雄的缅怀和敬仰,或对杉郎树妹忠贞爱情的追崇。直至傍晚夕阳西下,人群才渐渐散尽。

  晚上,参加歌会的远方客人各自散发到附近村寨的亲威家投宿。客人一进屋,主人家就笑着忙开了,递板凳,安桌子,端出花色糯米饭,自家磨的豆腐以及酒肉等热情款待。晚饭刚过,就有本寨未婚姑娘小伙主动上门来找异性青年通宵达旦对歌,以此来寻找和结识情投意合的意中人。主人家不但不嫌麻烦吵闹,而且哪家人越多越闹热主人越高兴,在旁边炒瓜子添茶水煮夜宵,服务非常周到,深怕怠慢了客人,人家第二年不再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德卧镇田坝村修建了祭祀堂,州民族宗教局和县政府拨款建起了对歌台,并组织群众编排节日,参加节日文娱活动,传承了千百年的“毛杉树”歌节成为当地各族群众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歌舞盛会。一九八七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镜头聚焦这里,将这一盛会搬上银幕向世人展示。2005年,安龙县政府已将其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发掘和保护,让它成为该县旅游文化的一大亮点。

  (神秘的)布依族“三月三”祭山活动

  居住在南北盘江一带的布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习俗文化,风情非常浓郁。布依族居住的地方大多是依山傍水的坝子和布满层层梯田的山间,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以前,农业生产大多是靠天吃饭。因此,布依族除了祭拜祖先以外,还崇拜大自然。每个布依族居住的村寨,都有一棵被供奉为神灵的大树,尊称为“老人”,在村民心目中,它就是山寨的保护神,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宰着寨中一切生灵。除重大民族庆典节日外,平时寨中红白喜事之后,如哪家老人去世、哪家娶新媳妇进门、哪家喜添人丁,都要准备好香钱酒礼、活鸡猪肉、糯米鸡蛋等三牲祭品,请两位德高望重的寨老带去请示和供奉。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布依民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全寨都要集体举行盛大隆重的“祭山扫寨”活动,或者说是每年春耕时节的一次“求雨”大典,祈求上苍和神树显灵、护佑全寨老幼无病无灾、健康平安,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家家六畜兴旺、户户五谷丰登。说来也怪,每年“祭山扫寨”仪式刚一结束,几声闷雷过后,就会多少下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今年也不例外,说明只要心诚,神灵也会感动。

  笔者生长在南盘江畔安龙县德卧镇的一个布依村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布依人。记得老屋的后山腰上原来有一棵四五个人合抱的古树,那就是乡亲父老们世代供奉的神树。十多年前不知什么原因,神树枯倒。神树一倒,山寨没有了守护神,全寨人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据说自那以后好几年,由于没有搞祭祀活动,寨运非常不好,厄运不断:不是东家遭灾、就是西家遇祸;不是这家中年丧妻,就是那家老年失子,还有几个中老人刚过半百或六十花甲就突然病逝。于是就有人说:神树虽然倒了,但他的神灵还在,因为没有祭祀它,它老人家不高兴了。经大家商议后,就在原来神树的树桩下面,建起一个神堂,内设神坛,神堂旁边还盖起一间供祭祀时生火做饭用的伙房,寨子又开始恢复了传承千百年的“祭山扫寨”活动。

  今年农历三月十二蛇场天,又到了一年一度“三月三”祭山的日子。半个多月前,村民们就召开会议,商议祭山活动的有关事宜,每家自愿交纳15元钱作为活动的费用,并分别在村头寨尾张贴了告示。作为从寨子里出来的布依族后代,我有幸被邀请回去并安排为轮流执事参加祭祀活动。三月十二日一那天大早,参加祭祀的人早早起来,洗漱完毕就立即到规定的地点集中,带上前两天就置办好的一切祭品,来到神坛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村民们则一早每家就将一个装有半碗米、一个鸡蛋、插着柳枝、拴着写有户主姓名的纸条和一挂青纸的提篮放在规定的地方。参加祭祀活动的人有:两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主祭寨老;每年轮流从寨各家中抽出6至10个青壮年负责后勤服务的执事人员,其中一个为管事(即事务总管);两个未婚儿子为招财童子。祭祀的牲生猪,必须是一头没有一棵杂毛的黑猪,鸡必须是未开叫的红公鸡或未下蛋的雌鸡。

  祭祀仪式分为两个程序,即领生和回熟。开始时,由寨老将各家各户的青纸收集起来在神坛两旁挂好,点香上酒、烧纸作揖,口中念念有词,用布依话说“三月三”到了,各家各户都准备了礼物,让我们带来烧香进贡,请您老人家来领认。然后几个年轻力壮、手脚麻利的汉子后生立即动手杀猪宰鸡,两个招财童子则提着堂锣在寨中来回鸣锣喊寨,然后在寨子各个进出路口拉起有标志草绳。只要祭山的猪一叫、寨锣一响,自此以后三天内外人包括亲戚朋友不得进寨(在此之前进入寨子的不受限制,可自由出入),本寨人员放下一切农活,闲玩三天,违者令其自备相同的的礼品从新祭祀。

  领生仪式结束后,一些人汤鸡汤猪,一些人则将村民送来的提篮收集起来,将篮内的米和鸡蛋放在锅里煮好。待把鸡猪打理干净,将整个鸡和猪的头蹄煮熟,抬到供桌上,还摆上煮熟的花糯米、米饭、豆腐、刀头,然后开始回熟。由主祭寨老再次点香上酒、带头烧纸作揖,请老人家前来领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病无灾,全寨老幼四季平安、健康发财。祭祀结束后,将切割好的猪肉包括肠肝肚肺以及煮好的鸡蛋、米饭分成相同的若干份,分别装进各家的提篮,通知大家来领回去做晚饭供祖宗。东西分发完毕,忙碌劳累了一天、已是饥肠辘辘的祭祀人员才得以空闲下来。此时,大家围坐一圈,陪老人(神树)喝酒吃菜,美美的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才收拾东西回家。

  祭山活动还有许多禁忌:参加人员必须是双数,不能挂单;家中有老人去世、或妻子代孕的,当年不能参与;丧偶或失子的、家庭不和睦的不宜参与;手脚不干净、心术不正的不准参与;女子不能靠近神坛;服务人员挑水不能换肩;整个祭祀过程中不准争执吵嘴,讲脏话、乱吐痰;不准在神堂周围大小便、乱丢东西;在“老人”还未领受前的一切祭祀果饼不能先吃先偿,包括煮肉时喝汤偿盐也不行;各家分到祭山的肉只能主人家自己吃,不能用来招待客人,吃剩的汤和骨头也不能喂狗和家禽家畜,必须倒进灶窝火塘里烧尽,若是家里来了客人,主人要另备酒菜招待。

  山上的人在忙着举行祭山仪式的同时,其他村民们早早吃完午饭,给孩子染红鸡蛋,然后换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邀邀约约去赶“毛杉树歌节”。下午又买好酒菜,匆匆忙忙赶回家做晚饭,准备招待那些白天来赶“毛杉树”、晚上到家中投宿的远方亲戚朋友。年轻人则白天在杉树林中“浪哨”,晚上就找到来了客人的寨邻家,与异性青年通宵达旦对唱山歌,以此来寻找合适自己的“意中人”,三天后方才散去。

  布依族八音座唱

  一、简介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布依八音,是指发源于安龙县万峰湖镇马鞍营村,流传于安安龙、兴义、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布依族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

  二、历史溯源

  据史料记载,八音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的贵州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聚居区一带。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称:“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堪整异,时有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元明时期,八音演唱内容加入了民俗、喜庆的内容,并吸收了其他戏曲特点,大大丰富了演唱内容。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据清稗类钞)。至此,八音已发展成为曲艺演唱形式。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专门传授布依八音技艺,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余支。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布依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

  三、传承与发展

  就在八音座唱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一种新的文艺形式悄然而生,这就是布依戏。布依戏产生于清初,而成形于什么年代有不同认识。一是根据老戏师的家谱推算出来的,大概在乾隆年间;二是根据兴义县志记载,光绪初年(1875年),兴义巴结王土司的族人王寿山倡议,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了专用戏服,在巴结老场坝搭台演出。至此,布依戏才真正完成了她的发展,不但有了曲调、有了声腔、有了表演、还有了服装,成为戏剧之一种。布依戏是在“八音座唱”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的(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o布依戏音乐分卷)。从表演上看,布依戏有动作、有化妆、有专用的服装,而这些恰恰是“八音座唱”所没有的。由此看来,表演是二者的主要差异。这也就成就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

  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座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而且,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的“浪淘尽”,而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殊显难能可贵。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

  四、艺术特色

  每当人们说到“布依八音”、“八音坐唱”,总会发问:这“八音”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叫“八音”?她代表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在中国音乐史上,“八音”这个称谓最早出现在周秦时期。那时把乐器按制作材质的不同区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这就是“八音”。后来泛指为乐器。而“布依八音”的“八音”和中国音乐史的“八音”有无关系呢?“布依八音”、“八音座唱”的“八音”,现在比较一致的解释是指八种乐器,即:萧筒、牛角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

  “八音”是器乐组合的名称。八音演奏一般也是合奏。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讲到“八音”时是这么说的:“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有时以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其中不论是说“乐甚整异”,还是“教土人合乐”,都是说的乐队乐器多,演奏形式是合奏。从现在流传下来的曲谱和民间流传的演出形式看,都证明了“合乐”的特点。 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布依语中叫“万播笛”,即吹奏弹唱的意思。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表演以第一人称的“跳入”唱叙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跳出”解说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叶等布依族乐器进行伴奏的情形。演唱时,男艺人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则在原调上进行演唱,这样不仅可以产生强烈的音高和音色对比,还能增加演唱的情趣。演唱时唱腔用布依语,道白用汉语,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乐队人员分担角色。曲牌有正调、正音、走音、自路板、长调、倒长调、反簧调、倒茶调、吃酒调等三十多个,可单独演奏,也可边奏边唱。

  表现形式有座弹唱和带戏剧性的演弹唱等。“八音坐唱”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有布依婚俗、贺喜堂、胡喜与南祥、迎客调、唱王玉莲传、敬酒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四十余个,主要有:福满堂、贺寿堂、戈然、拜堂调、盼郎、哥妹调、来去来;坐唱胡喜与南洋片段;布依戏撒衣定情片段;尾曲盛世调:昂央等,内容主要取材于布依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表现出布依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丑恶的鞭挞。因其源远流长、婉转优雅,民族特色浓郁而被称为声音活化石和天籁之音。

  五、传承价值

  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它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目前,八音坐唱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困难,急需加以保护扶持。

  六、其它相关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族传统手工制香技艺

  贵州省安龙县硐广村布依族所生产的香是“竹签香”。按其长短,可分为长香和短香两种;按颜色可分为青香和红香;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擀香”和“提香”。“竹签香”的制作在香方原料的选定、配伍、制作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有一套比较严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规范。N2J永春永达制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香粉原料的选定

  关于香的制作,我国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套与中医学、道家外丹学一脉相承的理论。传统制香技艺的一个核心原则是让生产的成品香不仅清香幽雅,更重要的是能安神养生、开窍开慧。洞广村布依族制香的香方原料主要是:香樟树、枫香树、冬瓜树、侧柏树(叶)、马桑叶、香叶、艾蒿叶、鸡血藤、水麻等。这些原料不仅易燃,并且香味浓郁,通过配伍制成成品香后,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血行气、驱蚊灭虫、养生安神等功效。

  二、香粑、香面的制作

  香粑是制香的主料,香面是制香的配料,制作方法如下:

  选料、祭祀、裁截 布依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认为万物皆有神灵。选定用某棵树来制香,都得先敬树神,然后才能把树砍倒。用锯子把树裁成小节,每节长约30~40厘米,并在每节的中间打上眼(以便固定在香粑车上)。

  水磨木浆 利用香车河的天然水流为动力,让香粑车转动,使固定在香车上的制香木料与磨石摩擦,产生木浆。沉淀后,用布袋把很细的木浆装好,捏成团,让其风干或晒干,即成木粉团。

  配制香粉 上山采集香叶、马桑叶、柏枝叶、艾蒿叶等,将其晒干,按 1︰1︰1︰1 的比例混合,用碓舂细,成为香粉。

  香粑的配制 因为香粉对水后有粘合作用,所以将干木粉、香粉、水按 3︰1︰5 的比例进行配制,揉搓、调和成糊状,发酵1小时后,就成了香粑。

  香面的配制 香面,在洞广又称“尾面”,根据所制香的颜色不同,有两种:第一种是青香香面,可直接用香粉充当;第二种是红香香面,是把一种叫“红土石”的矿石碾碎成粉,与干木粉按1︰1的比例拌匀即可。

  三、“擀香”的制作流程

  制作“擀香”,一般是坐在小凳上,在专门的香桌上制作。

  第一步,用香刀把桌上的香粑刮到香桌边缘的条形香斗上,留下一条筷子大小的条形香粑,然后把多余的香粑刮走。

  第二步,左手拿着香签的一头,另一头放在香斗右端的香粑上,右手拿着香刀按在香斗上有香签和香粑的地方,左手顺时针转动香签,让香斗上的条形香粑裹在香签上。

  第三步,把香签上有香粑的部分放入香面中滚动,让其粘上一层香面。

  第四步,左手拿着香签把,把香平放在香桌上,右手拿着香板轻轻地擀,让香滚动,使其均匀、平整、美观。

  第五步,将擀好的香放到庭院中晒干或风干,即成“擀香”。

  四、“提香”的制作流程

  第一步,首先到山坡上采集鸡血藤、水麻,然后把它们装在陶瓷缸里,按1︰3的比例对水浸泡。浸泡半个月后,除去杂质,所留的汁为“香汁”。

  第二步,把准备好的香签插入“香汁”中,提起后快速放到黑色木碳粉中打滚,让木碳粉附着在香签上;再插入 “香汁”中,提起后放到香面中滚动,裹上一层香面;最后拿到香桌上擀均匀。

  第三步,拿到庭院中晒干或风干,即成“提香”。

  6HP永春永达制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坝盘布依古法造纸

  位于南盘江畔的万峰湖镇古老的村寨,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造纸技艺。

  坝盘村古法造纸,正是科学古籍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造竹纸”,整个古法造纸的全套操作过程:伐竹、破竹、蓬竹、晒竹、泡竹、碾蔑、提浆、抄纸、压榨、晾干等二十

  多道工序和天工开物记载的蔡伦造纸术完全相同。

  (美丽的蛮竹,是造纸的上好原料)

  1、原料。古法造纸选用的原料是喀斯特山地所产的蛮竹,此原料具有均匀细密,成浆率高,吸水性强,易燃等特点。

  2、简易。坝盘古法造纸利用天然的蛮竹。除了占地不到十个平方的槽房外,没有厂房,几道工序都是徒手而就。因而作坊简易,投资小,易于操作,没有污染。

  3、工艺。古法造纸原料从加工到成纸需要10多道工序手工完成,其生产技艺由师傅的言传身教世代相传,一般要3—10年才能掌握。

  坝盘村古法造纸造出来的草纸,主要用于毛笔字的书写,红白喜事和逢年过节的冥品、祭祀。坝盘村古法造纸古鼎盛时期造纸户达到“家家有作坊,户户有造纸”,曾为当地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入,为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四大发明”蔡伦造纸术的活化石,也是保护好之一。

  安龙县民族民间舞蹈

  解放初期,县境内盛行秧歌舞,形成群众性的舞蹈活动。1956年,举办全县首届民族民间艺术会演,一些民间舞蹈正式登上舞台。民间舞蹈主要有布依族的狮子舞、旋转舞(俗称绕坛),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及锁雷舞等。

  狮子舞 狮子舞较为普遍,一般布依族聚居的村寨都有舞狮队。有的舞狮队有很高的表演技巧,能攀上八九张方桌叠起的高台“踩斗”,翻滚自如,扣人心弦。春节前后舞狮队会到各村寨去舞狮,到各户人家去拜年恭贺。办丧事时人们也会请舞狮队,有时几个舞狮队碰到一起会进行竞技比赛。舞狮所用的乐器有鼓、钹、锣、铙等,均为打击乐器,音色宏亮激越,指挥“狮子”的动作节奏,乐声越紧张激昂,“狮子”的动作越奔放,把舞狮活动推向高潮。音乐的调子随主题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芦笙舞 芦笙舞表演形式较多,有集体舞、双人舞、单人舞等,跳芦笙舞是县境内白苗(苗族的一种)男青年的拿手好戏。舞蹈动作有“踢杆”、“麻娘”、“扫地”、“天步”、“旋转”、“纺麻”、“扭腰”、“滚地龙”等,且吹且舞,舞姿多变,节奏舒缓自如。其中以“滚地龙”难度最大,有“九转小滚地”、“大滚地”、“翻筋斗”、“穿刀”、“穿灯”、“翻碗”等带有杂技性的表演动作。白苗村寨中谁家有婚丧嫁聚之事,就有男女青年跳芦笙舞助兴,增添热闹气氛,是苗家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板凳舞 板凳舞是苗族集体舞蹈,舞者多为苗族妇女,身着苗家盛装,每人手执两张小板凳,边击边舞,伴奏乐器为鼓、笛、胡琴等,有歌手用飞歌伴唱,载歌载舞,欢快热烈。每逢男婚女嫁或添丁增口的大喜之际,主、客就会即兴翩翩起舞。板凳舞的表演人数不限,但必须是偶数。开始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一凳,面对面站成圆圈,圈外由一人唱歌,唱到一定时候,舞者凭内心默契,同时击凳起舞,现多有乐器伴奏。队形以走圆圈为主,有时顺时针转圈,有时逆时针转圈,以舞者相互敲击板凳的音响作为舞蹈的节奏,节拍多为4/4拍。洒雨镇科香苗族的板凳舞具有代表性,1956年参加黔南自治建州文艺汇演,获一等奖。2006年,安龙苗族板凳舞收入“贵州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影响很大。

  安龙县历次举办的文艺会演,均有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并多次选送节目参加省、州的文艺会演。

  经舞蹈艺术家的加工,产生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舞蹈,如“糖包舞”、“打粑舞”、“铜鼓舞”、“织布舞”等,丰富了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目前很多现代舞蹈也为安龙老百姓所喜爱,跳舞锻炼身体是许多中老年人乐此不疲的事。

  安龙人民喜爱歌舞,擅长歌舞,安龙县被人们誉为“歌之地,舞之乡”。地处招堤风景区的海庄村被贵州省文化厅赞誉为“民族歌舞之乡”。

  景美情浓的坝盘布依古寨

  坝盘布依古寨位于安龙县万峰湖镇南部,地处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下游一公里处的南盘江河谷地段。是天生桥电站水库移民搬迁后,黔西南境内的南盘江上游保存最完好的布依古寨之一。整个村寨依山傍水,清澈的南盘江自西向东从门前流过。寨内不但风情古朴浓郁,景色幽静,还有参天如伞的古榕树、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工艺原始的古法造纸,天籁之音古乐八音,(简称坝盘四古),漫步村中小径,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传说中的山水田园,好一幅如诗般的画面。

  “坝盘”,布依语的音译,汉语即“箭秃”的意思,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为躲避战乱匪祸,有三个布依族寨子的首领(寨主),带着他们的族人几经迁徙,同时来到南盘江上游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中,发现江北岸有一块很宽的的坝子,依山傍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居家落户的风水宝地,大家都想在这里落脚,可是坝子容不下这么多人,怎么办呢?武力争夺既会伤人又伤和气。经三个寨主商量,用比射箭这种文明的方式来决定,哪个寨主的箭能射中江对面的白岩(现在的玉屏风),他的寨子就可在这里居住,射不中的就另选地方。

  第一个寨主射出的箭被风一吹,射偏了,只好到江对面的半坡住下,他的寨子就叫“科风”(被风吹歪的意思)。第二个寨主的箭虽然射中了白岩,但箭尖撞在坚硬的岩石上,秃成小圆盘,落了下来,于是他只得带领族人来到下游一公里处的半岛上落脚,这个寨子就叫“坝盘”。第三个寨主有点聪明,他事先将糯一小砣米粑包住箭头,一箭射出就粘在岩石上,他就得到了这块坝子,他的寨子就叫“岜皓”(意思就是白色的岩子)。后来,因天生桥一级电站建成蓄水,科丰、岜皓两个寨子处于淹没区,不得不移民搬迁,寨址藏于湖底,只有大坝砍下一公里处的坝盘寨子有幸保存下来。

  从坝盘码头乘船沿江而下,还可以游览南盘江上的雷公滩、天生峡、二级电站大坝、南天水寨、裸体峡等景点。

  每年“三月三”,是该村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民族节日,除了举行隆重祭山(神树)扫寨活动,村民们换上节日盛装,拿出乐器一边弹奏,一边自发聚集到村前码头边的平地上,进行八音坐唱等歌舞表演,并拿出花糯米饭、糖酒、红鸡蛋等招待远方的客人,年轻男女则三三两两,邀邀约约,到芭蕉树下,蛮竹林中,竹筏上,与异性青年对歌“浪哨”,借此机会寻找意中人。

  三、贞丰

  (一)音乐

  1、布依族铜鼓十二调

  流传于贵州省贞丰县布依族聚居地区的“铜鼓十二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贞丰县布依族“铜鼓十二调”以农历的十二个月为序, 演奏十二段乐曲,“十二调”鼓谱分为前段、中段、结尾三大部分。每则表达的内容明确,乐谱古老、完整而规范,形成了独特而典型的音乐语言和音乐体系,演奏时气势恢宏,声震群山,传递深远。“铜鼓十二调”主要表达了一年十二个月中,布依族人民劳动、生产及生活的情景,根据季节的不同,表现娱乐、春耕、种植、施肥、栽秧、割草、放牛、丰收等内容。贞丰县布依族“铜鼓十二则”系家族式传承,且传男不传女,以口传心授或口传手授的方式沿袭至今。传承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小屯纳秧村王永占、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小屯纳秧村岑兴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龙场对门山村余雁伟。

  2、布依族勒尤

  勒尤又称虫哨,是布依族独创的一种木制双簧直吹乐器,流传于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沿岸的布依族村寨,尤其是贞丰县鲁贡镇暗老村完整地保留了这一民族民间乐器的传统演奏与制作技艺。勒尤由共鸣筒、杆、心蕊、铜箍、哨嘴五部分组成。勒尤筒音为6,通常可发出6123456i等八个音,主要用于独奏,常演奏的曲目有邀约调、想妹调等。勒尤多用自然唤气法和循环唤气法吹奏。最常用的C调和F调,往往是一调贯通。它一管多音,音域宽广,旋律平稳,音色明亮甜美,曲调悠尤浪漫。“勒尤”系布依语,意为“邀朋友”,它被布依族人当着一种特殊的文化媒介——作为素不相识或相识不深的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媒介,在婚姻习俗上,它是男性青年走向婚姻、组建家庭的桥梁,是为生产者本身的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传承人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珉谷镇岩鱼村王建立、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鲁贡镇暗老村黄如川。

  3、布依族勒浪

  勒浪,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用来谈情说爱的一种竹制双簧直吹乐器。勒浪音色宏亮浑厚,常在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中使用。“勒浪”系布依语译音,“勒”意为“管状乐器”;“浪”即“浪哨”,“浪”是坐,“哨”是姑娘、情人,所以,“勒浪”可意译为“呼唤情人的乐器”。勒浪管身长约15厘米,由杆、蕊子、气盘、哨嘴四部分组成。管身上开有5个发音孔,通常可发出一组完整的羽调式音阶。多用“啦哩勒呢勒”方法记谱,常用循环换气法吹奏,代表曲目有邀请调、恋妹调等。其演奏与制作技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沿袭至今,勒浪依存于布依族“浪哨”(布依族独有的一种恋爱方式)习俗,长期作为青年男女情感交流的媒介,只用于独奏。形制的独创性、演奏的随意以及乐曲的语意性是其显著特征。

  4、布依族婚俗音乐

  布依族婚俗音乐,分为婚恋音乐和婚典音乐两类。婚恋音乐是布依族男女青年“浪哨”交友时演唱的“浪哨”歌和勒尤调等;婚典音乐是在结婚庆典中吹奏的唢呐等。布依族青年男女常以歌代言,对歌叙话,因此,每一首婚恋音乐语义都较为明确,曲调旋律优美,多用木叶、二胡、勒尤、月琴等演奏。唢呐吹奏的婚典音乐,曲牌主要有起头调、出门调、进门调、大开门、谢谢主人家、出阁调等30余种。

  5、布依族“谷温”

  “谷温”是贞丰北盘江沿岸布依族人民自古传唱至今的一种民歌形式。“谷温”内容广泛,传情择偶、反映生活、叙述劳动、吟唱现时、歌咏童趣、呼唤亲情、迎送宾客、表达情绪、寄托哀思、举行仪式等等,无所不歌。

  (二)服饰

  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服饰,是布依族妇女用自种的棉花自纺、自织、自染的布料裁缝成的传统服装样式。分为男装和女装。所用布料具有厚实、耐磨、吸汗、透气等特点。男装有长衫和对襟衣两种。长衫有蓝、黑、灰、白四色(白色为孝服),均为宽襟右侧开扣;对襟衣为胸前排扣。裤子均为直筒大吊裆,头帕有蓝黑花格帕、青帕、白帕几种,鞋为毛边布鞋。女装衣裤肥大,衣长过膝,袖宽尺许,衣裤边缘镶有五颜六色的“栏杆”,鞋为船形锈花鞋或毛边布鞋,头帕为盘帕和牛角帕。布依族服饰包涵了种、纺、织、染、绣、裁、缝以及凝结了纺织文化背景中的民俗文化特征,构成了以纺和织为母体的布依布,靛染、刺绣、裁缝等系列纺织文化现象,是布依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之一。

  (三)武术

  棍术,是以木棍为武器的一种武术。流传于珉谷镇必克村,鲁贡镇暗老、者冗、坡稿等布依族村寨。其套路有高桩、矮桩两种,主要通过父子相传或师徒相传沿袭。高桩棍术包括双头棍十二招式,单头棍八招式。矮桩棍术主要有十九招式。棍术是布依族人民用作防身护寨的武术。高桩以攻击为目的;矮桩以防守为目的。各式套路环环相扣,速度快,变化无穷。

  (四)手工艺品

  1、小屯白棉纸

  贞丰县小屯乡手工制作白棉纸(亦称皮纸)始于清朝咸丰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白棉纸生产完全取材自然,主要材料为构树皮,辅助材料为仙人掌汁、石灰、清水等;72道工序及生产器具都遵循古法,没有任何改变,是中国传统造纸技术的活态再现。技艺通过师徒、家族以口传心授传承方式沿袭。根据不同配方,可生产出黄金纸、黑夹纸、书画纸、捆钞纸、壁纸等五个主要品种。规格主要有 1.2 尺× 1.2 尺 ;1.4 尺× 1.4 尺;1.6 尺× 1.6 尺;1.8 尺× 1.8 尺;3 尺× 1.6 尺等。其特点是纸质绵韧,手感润柔,纸面平整,色泽不退。与造纸相伴,产生了丰富的纸业习俗,每年的农历3月11日,小屯乡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祀造纸宗师蔡伦。传统造纸纸品、造纸作坊成为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物证。传承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小屯龙井村刘世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小屯龙井村犹光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 性传承人刘世阳

  (左一)向客人介绍白棉纸用途 邓国城

  2、贞丰窑上古法制陶

  贞丰窑上古法制陶,始于明洪武年间,完全沿袭传统工艺:选土—揉泥—滤泥—垒坨—制陶—风干—制釉—上釉—晾晒—烧陶—出窑。陶器分红陶和白陶两类,品种有坛、缸、壶、钵、碗、碟、杯,盏、盘、炉、管、瓶、斗、咀、哨,盆等,陶器特点:坚韧耐用,防水渗透性强,盛物保质期长。

  3、布依族鸟笼

  鸟笼,是布依族传统竹编与竹雕工艺的优秀代表,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贞丰县珉谷镇的前一、坡生等布依族村寨。贞丰布依族鸟笼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明代就已具有一定水平。布依族先民有积木而居的习俗,他们弯弓逐鹿,结网逮鱼,织笼捕鸟,狩猎范围广泛。布依族人经历了捕鸟—关鸟—养鸟—训鸟—赏鸟的过程,鸟笼便起源于布依族人的狩猎生活,它在布依族社会中世代流传,真实地反映了布依族人竹编与竹雕工艺发展的历史。

  布依族鸟笼主要由笼丝和笼圈组成,材料用画眉竹、毛竹或青竹。其样式有圆形平顶和方形平顶两类,笼身直径35厘米,高45厘米,笼条间距2厘米、粗0.3厘米。笼内装有“怪不桥”,专供画眉嘴与趾爪的磨擦。工艺流程大致为:加工圆柱笼圈,将竹料加工成长竹条,做成底圈、中圈和顶圈,挂于阴凉处晾干定形后,再按鸟笼尺寸从竹圈上锯取圈料。笼圈接口钻孔后用竹销钉固定。竹圈制好后,用圆规在笼圈上均匀地画出笼丝孔的位置,钻出笼丝孔。笼架装好后即可穿笼丝。将笼丝由上而下插入笼栅和下横架钻孔内,用竹销钉固定笼丝和笼栅。笼门一般设置在鸟笼正面上横架与笼栅之间,宽度以手能伸入为准。鸟笼制作好后,各个部位涂抹桐油,用棉布条反复擦拭,直至光滑油亮为止,目的是保持竹表的色泽,防蛀防腐。笼门衾边,阴刻或透雕奔龙、飞凤以及花草鱼虫等图案。笼内挂有为画眉盛水和装食料用的精致瓷杯,置于“怪不桥”的两头,顶部有与笼爪连接的笼钩,造形典雅。

  选材和传统工艺是布依族鸟笼制作的两大关键环节。最好的用材是优质画眉竹、毛竹和青竹。竹材的采伐时间,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在每年的秋收以后到第二年的正月间最为合适。其它时间采伐的竹材,水性重,易蛀虫。以五到七年之间的材竹,最为理想。这种年龄的竹料柔韧、坚硬、鲜亮。布依族鸟笼全由精雕细镂的各式竹节(条)组合而成,构成部件做工精细。雕饰分花、素两款,样式有方、圆两类。

  (五)布依族传统婚俗

  贞丰布依族传统婚姻,大致经过择偶、订婚、结婚、坐家四个过程。

  择偶:有自恋爱择偶和父母包办配偶两种。自由恋爱择偶通过 “浪哨”活动实现;父母包办配偶则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订婚:布依族订婚习俗分为从俭订婚和隆重订婚两种。从俭订婚是男方家与女方家商定好订婚日子。由男方家备好红花糯米糍粑二、三百个以及米酒、红糖、猪腿等礼物,由两个中年妇女引领交到女方家。隆重订婚,要讨取“八字”,订婚礼物要比从俭订婚多几倍。女方家要办席款待男方家来的客人,席间要敬酒对歌,直至夜晚才散席。带回女方家回赠的礼品后,男方家要请家族、亲友和邻里吃订婚酒。

  结婚:按照传统习俗,青年男女一般要在订婚一、二年后才能结婚。婚期商定后,男方要送给女方黄酒粮、缝制蚊帐被盖粮,还要请族中邻里小伙、姑娘数人到家里帮忙打糯米花粑,接着杀大肥猪,备数坛酒、猪腿、刀头肉、红糖等彩礼。女方家要准备好大衣柜、碗柜、桌、椅、火盆、木凳等陪嫁品。

  婚日有两天,第一天是女方家的正客日,第二日才是男方的正客日。在女方正客日的这一天,男方家请来八仙乐队,与押礼先生和帮忙去接亲的男青年数人去迎亲。接亲队伍行至女方家寨边,女方寨子里的少年儿童成群结队,在从寨边直到新娘家的路上,设下重重障碍,阻挡接亲人马前进。这时接亲的人要把准备好的糯米粑分撒给他们,否则他们不让过路。到新娘家门口时,很多年轻姑娘和少年,很有礼貌地接下迎亲用的雨伞,礼篮、背包、公鸡、轿杠、花轿、轿帘等,迫使押礼先生在第二天清早用礼信(小红包)赎回。第二天清早发亲时,女方主人主持祭供,新郎和新娘跪拜天地、祖宗、父母以及堂亲伯叔。祭毕,新郎上马,新娘由其弟背着,手拿一把筷子往后一抛,然后痛哭上轿。

  坐家:布依族妇女结婚后,一般都有“不落夫家”习俗,往往要过一二年后才到丈夫家落户居住,俗称“坐家”。

  四、兴仁

  彝族“阿妹戚托”:意为“姑娘出嫁舞”,俗称“吉巴达”,流传于兴仁县大山、田湾、百德等乡镇的彝族集聚村寨。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彝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传承悠久的民族文化。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姑娘出嫁舞”以跳跃、欢腾的动律特点,轻快、舒展的节奏,动作连续,结构严谨,矫健有力,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色彩;“姑娘出嫁舞”是肢体动作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通过肢体的舞蹈语汇,展现舞蹈内容,彝家人一看便知其意。舞蹈以明快的节奏展现主题,“踢”、“踏”、“搓”是舞蹈的基本步法,“前踏”、“左踏右踏”、“踢踏”、“左右连踏”、“双脚掌侧”、“左右搓碰”、“转体搓碰”等动作丰富;踏是舞蹈的主体动作,“踢”、“搓”和“踏”的协调配合,展现了“姑娘出嫁舞”轻快优美的舞姿。也展现了彝族人民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彝族舞动艺术审美特征,显示了舞蹈特殊的艺术风,哭母难过,哭父也难过,姑娘办喜酒,我们跳舞来祝贺”,彝族“姑娘出嫁舞”是婚嫁习俗不可或缺的礼仪性舞蹈。姑娘出家前夜,亲戚和寨邻老幼都要到姑娘家表示祝贺。老人们在屋内就坐,姑娘们唱歌向老人们敬酒。老人们唱起酒礼歌、苦情歌,畅谈彝族的历史。触景生情,即将出嫁的姑娘与父母难分难舍,泣不成声,姑娘们见此情景,也唱起酒礼歌,其意是“不要哭接着,姑娘们就拉出新娘,围着酒坛,手牵手翩翩起舞,边跳边喝咂酒,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欢歌笑语气氛欢腾热烈,其乐融融,甚至通宵达旦,这就是“姑娘出嫁舞”世代相传的表演风俗。

  其风格和魅力,是不可多见的民族民间舞蹈,更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

  “姑娘出嫁舞”以姑娘为主,人数不限,也可男女合跳,但必须双数,舞蹈由十二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内涵,舞蹈总体体现了姑娘出嫁的离别心情和对出嫁姑娘的深情厚意,并嘱咐姑娘到婆家后,要勤俭操持家务,不误农时种好管好庄家,农闲时要喂好养好家禽,孝敬公婆才能赢得公婆的欢喜,表达了对姑娘的殷切希望,并祝贺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白头偕老。也体现了彝族先民们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招的艺术技巧。

  舞蹈是彝族社会生活、民风民俗、伦理道德,为人之道的形象展现,是彝族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彝族世代相传的无字“教科书”,更是彝族先民们意识形态的特殊展现,是彝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

  “姑娘出嫁舞”,在彝族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年进行感情交流、谈情说爱,寻找配偶的重要方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省文化厅授予“吉巴达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2012年省彝学研究会授予“贵州彝族文化之乡”的称号。舞蹈多次到省内外展示,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2012年9月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中,姑娘出嫁舞荣获铜鼓奖,2012年8月参加毕节地区,黔西县水西古镇招商引资演出,“姑娘出嫁舞”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2012年9月北京“十八大”召开,“姑娘出嫁舞”的演出深受观众好评。民族文化进校园后,“姑娘出嫁舞”已成为学校课余活动的重要内容,已有100多人已基本掌握舞蹈步法和技巧。使这一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的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婚俗:大野场彝族解放婚姻。有同宗、同支、同姓不通婚,姨表亲禁婚等规定,婚姻多为父母作主。其婚姻过程中有:订婚,男女青年相识相爱后,相互赠送“信物”。男方征得父母允许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订婚。女方父母征得女儿同意,当场揭开酒瓶饮酒表示同意,并由男青年给女方一定彩礼订婚。吃鸡挂。订婚后选择吉日,由媒人携带男方家衣料一段、酒两瓶到女方家,女方家杀一只鸡款待媒人,并请族长和寨上懂礼仪的人作陪,鸡挂给媒人吃,然后用线捆好鸡挂带到男方家,男方家同样杀鸡款待媒人,媒人吃了鸡挂后,鸡挂捆并在一起,交给男方家保管,以示男女双方终身大事的凭证。

  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时,双方家长择定吉日“办烧香酒”,由媒人、押礼先生率领男方直系亲属作陪。作陪者给带额斟酒时,三步上前,三步后退,盘旋迂回、将酒递到客人胸前,酒过三巡退下。押礼先生将财礼和现金放入搁酒杯的盘内,交给女方父母为女儿办嫁妆。

  结婚:姑娘在出嫁前三天由寨上姑娘陪伴哭二天三夜。哭述出嫁的痛苦,表示离别的悲伤。临出嫁的头天晚上,在专置场所,由老年妇女一边喝酒、一边用彝语唱酒歌。酒歌的内容是诉苦情的教育,鼓励新娘到婆家后要懂礼节、守规。

  新郎不上新娘家,只由媒人、押礼先生率领娶亲和抬嫁妆的小伙子和两匹好马前住接亲。发亲前,由一接亲小伙子背一口装有给新娘的一双鞋一条裤的箱子,趁天没亮时返回男方家,俗称“抢路”。新婚当天,新郎不得随意进洞房,新娘子由送亲婆或她的小妹等陪同。新婚的第二天,新娘回门。喜酒办完后,男方谢媒,算了结一桩大事。然后,择定吉日,再接新娘回家来,先后有来自日本的三个旅游团和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旅游观光者来到大野场,领略到彝族人的古朴民风,热情好客的彝家人给客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96年10月,中国峨眉电影制片厂专门前来拍 了大野场彝族风情。

  五、册亨

  册亨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厚,布依族乡土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布依戏、玩龙、耍狮子、民族情歌对唱等。

  1984年,布依戏罗细杏参加国家文化部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观摩演出,获“优秀剧目”奖和“孔雀杯”奖杯,“布依戏”正式列入国家戏曲大观、大词典,为国家认定的17种少数民族戏剧之一。乃言布依—戏队曾多次到省进京汇报演出,1994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布依戏艺术之乡”,1995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布依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册亨原生态布依族民族舞蹈转场舞勒呜,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总决赛获优秀奖,2008年参加滇、黔、桂三省山歌大赛获三等奖。2010年“亨通艺术团”在省内外成功出演大型布依族现生态舞剧利悠热谐谐,充分展现丰富多彩的布依族文化艺术,开创了布依族音乐舞蹈诗剧的先河。册亨县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中国·册亨2010布依文化年活动”,同时被贵州省布依学会命名为“中华布依第一县”并列为“布依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基地”。

  在2008年到2014年期间,册亨县先后成立有民族民间文艺、作家、书画、花鸟奇石、诗词楹联、钓鱼、 影等民间学会、协会。其中,书画、奇石、雕刻、 影、文艺等方面的作品曾获州级以上奖项。

  册亨县内布依族民间风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其多样性和独特性,有着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内容包含有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有图腾崇拜、佛道巫术、祭祀乐舞的宗教仪式;有创世神话、讴歌祭调、谚语故事传说;有远古岩画、青铜器、寺庙雕刻竹编、蜡染刺绣编织的民族图案及工艺品。册亨特有的自然形态和文化形成,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

  在房屋建设方面,册亨县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每个村寨少则十几户,多则数百户,一村寨或一片区往往都是出自同宗或同姓。住房侧面或前后面用当地的凤尾竹铺建阳台,屋内正堂设有挂壁式或香案形的神龛,供奉“天地君亲师”位或祖宗牌位。

  布依转场舞:布依语译为“勒呜”,相传在明未清初,册亨县威旁乡大寨村有一王姓寨主常年压迫着当地百姓,按照寨主规定,每户百姓都要为寨主纳钱纳粮,穷苦百姓们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有一年,新岁将至,寨主又逼百姓为其筹备柴草,供奉纳禄,大家趁此之机,待寨主熟睡之后,将寨主家一把火化为灰烬。寨主被消灭了,穷人翻身了,寨中男男女女围着大火尽情地唱歌、跳舞,以庆祝胜利。为了纪念此节日,时逢每年正月间,大寨人不约而同地跳起转场舞,大闹新春,以作纪念。“布依转场舞”以布依族男男女女手拉着手围着大圆圈,随着钹、镲、锣、鼓等节奏欢快地跳起来而形成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这一独特表现的布依民族风情舞蹈便由此而生,广为流传。

  布依戏:册亨布依族“谷艺”(布依戏)由祭祀、请祖师开箱、降三星、打加官、正戏、扫台、封箱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戏是主体部分,正戏剧目包括传统剧目,移植剧目,现代剧目三类。传统剧目对话、唱词均用布依语,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移植剧目用“双语”演唱,多年来已形成固定格局,布依族观众也随之养成对移植剧目的欣赏习惯。现代剧目这类作品以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而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引起强烈反响,在民族地区对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科学业知识、开拓人们的视野等,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册亨现有布依族“谷艺”(布依戏)队12支,每支戏队一般由32-36人组成,现有剧目80余个。

  布依民乐:册亨是一个歌舞的海洋。布依族的歌有热情奔放的山歌、优美抒情的浪哨、质朴庄重的古歌、粗犷豪迈的酒歌。布依族的舞蹈独具特色有铜鼓舞、织布舞、粑棒舞、转场舞、撒麻、虹染舞、糖包舞、扁担舞、刷把舞、筷子舞、回旋舞、狮子舞、响篙舞、饶钹舞、赶嘎舞等,有的刚柔并济、节奏明快,有的热情活泼,气壮山河。此外,布依族小打音乐、八音乐曲、八仙古乐被誉为“民族音乐活化石”。

  布依八音座唱

  布依绣: 布依绣,布依语称“绡哇”,是册亨布依族妇女崇尚的一种传统工艺美术。布依族女性爱美,喜欢用刺绣图案装扮美好的生活,她们从小练就了一双能织会绣的巧手,这成为衡量她们聪明贤淑的重要标准。

  布依绣历史悠久,据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明代布依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说明在当时已有刺绣而且已相当精美了。从弘治年间算起到现在,布依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布依绣源于生活,图案多以表现布依族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刺绣风格自然真实、大方、明快,构图讲究饱满、对称均衡,具有浓郁的布依民族特色和厚重的乡土味。难得可贵的是布依族妇女将族花—“刺梨花”,一直以布依绣的方式展现在服饰上,给人予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刺梨花的“好花红”寓意更是表达了布依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布依绣集绘画、剪纸、女红技艺为一体,寄情于里,一针一线蕴藏着一种母性的慈爱和责任心,具有民族地域性、文化内涵丰富性、艺术审美性、生活实用性和传承女性化的主要特征。布依绣包含民族“图腾”、生产方式、情感表达、婚姻生活习俗等丰富的布依文化信息,是反映布依族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生产性保护价值等。

  布依族妇女采取素绣和彩绣、直绣和剪贴绣的绣法,运用平针、破针、绕针、辫针、挑花等诸多针法,合理的在针织底料上布局图案,让内容丰富的布依绣透露出茁朴而灵秀的个性之美。

  布依族妇女常在衣裤、布鞋、鞋垫、围腰、头帕、手帕、挎包、背带、帐帘、门帘等生活饰物上绣出富有寓意的精美图案,布依绣是布依族人“穿在身上的家园”。代表作品有:富贵百图、龙凤呈祥、鸟语花香、蝴蝶飞舞、年年有鱼等。

  保护传承布依绣,对于增强布依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布依族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对于美术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布依竹鼓舞:布依语称“笛炯凡芮浪耍耍”。是流传于册亨县弼佑、者楼、威旁等乡镇的布依族民间传统习俗舞蹈。

  相传在清同治初年,册亨弼佑布依族村寨遭遇旱灾,村民生活苦不堪言,而且无计可施,后来他们只有在村寨旁一片有神灵附着的竹林祭祀竹王,祈求竹王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求雨施恩,果然灵验,当年村寨五谷丰登。于是他们带着感恩之心祭祀竹王,高兴地边跳边敲打竹鼓感谢竹王。后来便形成了每年秋收后为祭祀酬谢竹王跳竹鼓舞的传统习俗,并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布依竹鼓舞是以击打堂鼓为伴奏,边跳边击打竹鼓的一种舞蹈。其传统套路流传至今的动作共有九式,即“击鼓迎送”、“望鼓”、“跳鼓”、“躬身踏鼓”、“绕鼓祈福”、“摇鼓”、“挑鼓”、“骑马甩鼓”、“鼓舞飞扬”等。舞蹈时,舞者双手拿着竹鼓,在大鼓节奏的指挥下,按照既定的套路,通过跳跃、转体等变换动作,时而围圈起舞,时而纵横交错。统一击打竹鼓,响声清脆悦耳,伴随着高亢的呐喊声,振奋人心。布依竹鼓舞同布依族庆丰收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具有农事时令性、民族传统独特性、程式性及娱乐性的主要特征。

  布依族在秋天庄稼收割后,通过跳竹鼓舞祭祀酬谢竹王这一民俗形式,彰显祭祀吉礼“秋报”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承载的意义,同时借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布依竹鼓舞蹈蕴含着布依族人的竹王祖先崇拜、民俗信仰、生态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审美心理等,对于少数民族民俗学、民族学、舞蹈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布依竹鼓舞是布依民族标识性舞蹈,布依人跳竹鼓舞不仅获得愉悦,而且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受到了感恩等道德观念的教育。所以当下保护传承竹鼓舞对于树立布依族族群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等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布依族婚俗:伴随着布依族族群进入文明时代就产生了。在历史的进程中,布依族地区不断有中原文化融入,对布依族婚俗的衍变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受到周礼婚仪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的影响最大,可以说对布依族婚俗的规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在册亨县各区域布依族聚居村寨,虽然婚姻礼俗有差异而存在多样性样态,但其主要脉络程序仍保存着,不断的延续发展着。

  布依族人婚姻都是一夫一妻制,且同姓人不得结婚,并崇尚恋爱自由,重视婚姻礼俗,有“无礼无体统”之说。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到十七八岁就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赶集等时机外出“浪哨”,寻找意中人,这是婚俗的基础。布依族婚姻礼仪内容包含请媒、开庚(即合八字)、吃小酒(即订婚)、请期(即择婚期)、过礼、亲迎、回门、坐家等八个程序。其中,“过礼”程序包括点收彩礼、发八字、发嫁妆,“亲迎”程序包括发亲、进亲、认亲等礼俗。

  “坐家”是册亨布依族的重要的婚俗,它又称为“不落夫家”,就是在过去,册亨县境内妇女虽然已完全确立成婚,但结婚之后往往要一两年或十几年后才到男方家长久居住的习俗。不过这种“不落夫家”的习俗,自改革开放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今的布依族青年男女结婚之后随即共同一起生活。

  历史上,过去布依族是不和外族人通婚的,而且近亲不通婚,他们在与他民族文化交融中,始终保持传承着自己的文化根脉,册亨布依族婚俗呈现出流传的长时性、礼俗的程式性、区域的整体性、民族的包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布依族婚俗作为族群共同认知的仪礼范畴之一种,在布依族聚居区域影响很大,指引着族群中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和道德行为规范。保护传承布依族婚俗文化对于培养布依族共同的文化认同感,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布依族婚俗对于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族音乐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活态史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布依族土布纺织技艺: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黔南、安顺、六盘水、贵阳等地区布依族村寨。被誉为“中华布依第一县”的册亨县因地处南北盘江交汇处,历史上因大山阻隔、交通信息闭塞等客观原因,现仍保存着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布依族土布纺织技艺的保存最为典型。

  关于布依族土布纺织技艺,汉书·地理志载:“越地多产布”。布依族的摩经和布依族古歌造棉造布歌有关于布依族先民发现种植棉花,纺织土布等记载。咸丰兴义府志·物产志记载:棉花,按今府亲辖之南境,及兴义县贞丰州册亨之南境沿红水江之地,皆种棉花。 ……按绵布线布麻布全郡皆产。以上文字说明布依族很早就熟练掌握并流传自种棉花和纺织的技术了。据田野调查,现今流传的技艺和160年前是一样的。

  布依族土布纺织技艺

  布依族土布纺织技艺即是用当地种植的优质棉花作原料,通过操作古朴的木质纺车和织布机等纺织工具生产布匹的传统技艺。其制作过程复杂,工序多,包括擀花抽线、纺线、染线、浆线、经布、织布等内容。

  布依族土布纺织技艺是布依族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经济下的一种产物。其纺织蕴藏着物理学与化学等科学依据,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由布依族妇女承载发展。其制作出来的土布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体现了布依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心理,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用布依族土布制作的服饰是布依族文化的象征,为本族人和外来宾客所青睐,目前保护传承布依族土布纺织技艺不仅可以让传承者增加收入,而且对于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多样性,培育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纺织学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先进技术的冲击,传统布依族土布纺织技艺因费工费时等因素,在年轻一代布依族女性追求时尚的思想观念中渐行渐远,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濒危境地,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布依土布)

  勒尤:是布依语音译,布依语“勒”作名词为唢呐,作动词是追和选择之意。布依语“尤”是指情人。因而“勒尤”可直译为“选择(或寻找)情人的小唢呐”。民间也称其为小唢呐。

  勒尤由管身、簧哨、侵子和共鸣筒等部分组成,全长约50厘米。管身木制,民间多采用泡桐木、花椒木或橄榄木制作,上细下粗、两端通透,呈锥形管状体,管长35厘米左右,管身正面开有五或六个圆形按音孔,以五孔者较为常见。在管身上口插有一截用细竹管制成的侵子。簧哨采用虫哨,经过特殊处理后套于侵子上端。管身下端套有共鸣筒,筒体用一截竹管制成,筒长15厘米左右,其筒的上口内径应稍小于管尾外径。虫哨是用槐树、黄果树或橄榄树上的一种昆虫茧制成,剪去两头、取出虫蛹,经桐油浸泡,待收缩后取出晾干,稍加修剪即可使用。它与蚕茧质量不相上下,有着经久耐用、不易破裂变形和发音柔和等优点。有些地方制作勒尤时,还在管身上端套以一截废子弹壳做的铜箍,既防止管身开裂,外表又美观大方,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勒尤”作为布依族青年“浪哨”的传情媒介,是古朴的布依族婚姻习俗的珍贵留存,对于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册亨县流传的勒尤调极为丰富,有喊妹调、想妹调、赞美调、勾妹调、苦情调、流浪调、离别调、拐妹调、送妹调等十余种。“勒尤”乐声缠绵悱恻、旋律悠扬、委婉动听,“勒尤”曲调独具浓郁的民族风格。“勒尤”为布依族区域族群共通的一种感情沟通工具,对于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勒浪:是布依语音译,“勒”是指唢呐,“浪”是坐之意,可直译为“与情人同坐的小唢呐”。民间又称竹唢呐。在册亨县,人们还解释为汉语“飘游浪荡”的“浪”,从勒浪吹奏的内容和曲调看来,译作“飘游浪荡的小唢呐”更为贴切。勒浪是勒尤的一种变体,由簧哨、侵子和管身等部分组成,不设共鸣筒(图右),全长45厘米左右。管身不用木制,而使用一截竹管制成,管长40厘米左右,管身正面开有五或六孔,以五孔者居多。簧哨和侵子与勒尤的完全相同,也有的在管首部位套以金属箍。

  演奏时,管身竖置,两手扶管,左手食指、无名指按下两孔,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上 三孔,口含簧哨,用循环换气法吹奏,通过平吹和超吹,音域a―a2,有两个八度。发音清脆(尤其勒浪)而甜美,比唢呐柔和,类似西洋乐器双簧管的音色,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奏技巧比较丰富,使吹奏的曲调圆润流畅、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主要用于单独演奏勒尤(或勒浪)调――布依族一种体裁独特的情歌。

  布依族摩经:即布依民族宗教—摩教的经卷典籍。摩经伴随着摩教大约产生于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其始祖为布洛陀。在历史的衍进中,摩教或多或少地吸收了中原儒、释、道文化,不断积淀补充,逐渐形成了以摩经文本形式传承至今。

  摩经行文借用汉字或自创字记录,并区别于汉语音、意的布依语音文字,布依族也因此而成为我国有着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18个少数民族之一。摩经词句采用五言或七言的韵文体结构,大量运用复沓、对仗、排比等文学手法,是布依族民间文学的典范。具有悠久历史历史性、民族独特性、宗教神秘性、文字独创性、社会功能性等显著特征。摩经是一个庞大的文献系统,有神话史诗、古史歌、传说故事、民歌等文学样式。摩经经卷浩瀚,涵盖了关于人类起源、宇宙观念、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农业生产、发明创造、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堪称为布依族的百科全书。对于文学、哲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摩经主要分为两类:即用于丧葬仪式超度亡灵时诵唱的殡亡经和消灾祈福、驱邪除魔等宗教仪式诵唱的解邦经两种。每类经典中又各自包含着若干经卷,现册亨县全县范围类摩经总藏本量约1万余卷(册)。

  摩经作为摩教的文本存在,在各种摩教仪式中通过“老摩”诵唱得以呈现。可以说,在布依村寨,人人离不开摩经,一生离不开摩经。摩经中关于布依族群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相互关系的调适,倡导勤劳俭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布依族摩经文化因长期局限在老摩先生中流传,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加上布依语言的逐渐消失,布依族摩经文化正面临传承断代、后续乏人日趋消亡的危险。

  布依高台舞狮:布依语称“狮子很耸”,是流传于册亨县威旁乡岜院、大寨、坛坪等布依村寨,常用于春节元宵灯会祈福,后被接衍到丧葬礼俗、喜庆节日等场合做闹场使用一种民俗传统舞蹈。

  据传,清康熙四十一年,岜院平地“玩狮子”已经流行。当时,一位从广西百色来岜院打长工的拳师贺丙山,教习当地舞狮队员武术,增加了高台舞狮的表演内容,使舞狮增强了观赏性和娱乐性。

  布依族高台舞狮的高台是用八仙桌搭建,分为“一柱香”和“品字型”两种类型。一般都是在舞狮表演前就将高台搭建好。

  舞狮,先举行祭祀仪式,祭请先师和土地护佑高台稳固,确保演出成功。然后演“西游”故事降妖除魔保平安。通过沙头“洗面”,洗去人们所有污浊晦气。最后孙猴竞技,寓意福满人间。高台狮舞,更是蕴含了天降祥瑞,纳福人间的美好愿望。

  高台舞狮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舞狮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表演滚、打、跳、走、爬、逗等动作,惟妙惟肖的表现狮子喜、怒、哀、乐等情绪。而且自然的将人们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作为剧情内容,融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为一身。

  布依高台舞狮揭示了布依族人共同的审美心理,反映了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表达了布依族人驱除邪恶、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因此,在册亨县布依族聚居区演出都深受民众的尊崇和喜爱。现在,保护传承布依高台舞狮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同认知,加强社会文化交流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舞蹈学、戏剧学、民族音乐学等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现今,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民风民俗淡化,舞狮人员锐减,传承断代,布依高台舞狮正日趋濒临消亡。

  布依杆秋(打秋):杆秋是布依话的音译,意思就是汉语的磨秋。杆秋是册亨县布依族传统民族节日必备的游乐玩耍器械。每到传统的民族节日,村村寨寨的布依族青年都要自发地制作杆秋,荡一荡杆秋,能增添喜庆气氛,同时能消除难耐的酷暑呢。

  ( 布依杆秋)

  杆秋的制作很简单,在开阔的土坝中间栽插一根五尺左右的木桩,木桩顶部削成一个长二寸许直径一寸左右的凸型小圆柱,再砍一棵两丈来长两头大小差不多的木棒,木棒正中凿一个口窄内稍宽的洞,然后抬起木棒,把小洞扣在木桩上的小圆柱即可,形似一个“T”字。

  杆秋不像幼儿园里的跷跷板那样只在原地一上一下,而是围着圆心不仅一上一下,还快速地旋转起来。玩的时候,两端各一个或两个人,体重要相当,哪头轻了或者重了都会影响旋转质量和速度,如果轻重太悬殊就一头弹不上去而一头又始终高高在上,玩不起来。

  男的玩杆秋可以直接骑木棒上,微微躬身,双手握紧木棒,着地的一方左脚向右上方用力一蹬,身子也向右上方腾空飞去。这样,一头蹬了一头蹬,一头高来一头低,杆秋就周而复始地一上一下地快速旋转着。女的玩趴在木棒上,左手弯曲夹住木棒,右手伸展,着地的一方稍稍用力向前一蹬,身子也就随着木棒向右上方飘去,腾空时一般两腿夹紧,优美的长腿随着惯性向右偏甩,整个身体恰似一个“七”字。明月当空,喜欢着白衣黑裤白帮鞋的布依姑娘们在旋转的杆秋上,你追我赶,你腾空我俯冲,简直就像两只互相追逐的花蜻蜓,要多优美有多优美!

  杆秋给民族传统节日增添了不少热闹,同时它也是布依山寨消热纳凉的运动器械。夏秋交替时节,热得难受,只要在杆秋上飘荡片刻,汗水自然退去,还感到几许的凉爽呢。所以,即便节日过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然倍受青年人的喜爱。

  哑面戏:板万村的哑面戏是布依族祭祀的一种表现形式,演出时,头戴面,没有台词、靠肢体语言表达的一中戏剧形式,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哭丧”、推磨、舂碓、砍柴等日常生活内容。表现的是,岳母或岳父去世,做女婿家贫,住的是山洞,无钱体面奔丧,只好用笋壳做成面剧遮脸(取无脸见人之意),只好帮岳父做工,以表哀悼之情。它的质朴和原始,是任何面具戏都无法超越的。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望谟

  一、布依族语言文字

  语言

  布依语是本民族的母语,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交往中,都使用自己的语言。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它和同语族的壮语、傣语、侗语、水语、黎语、仫佬语、毛南语等有亲属关系特别是和同语支的壮语北部乡音更为密切。在语言、词汇、语法3方面都有很多共同点。在布依语内部,根据语音差异和部分词汇的不同,布依语言分为三个土语区:望谟、罗甸、册亨、贞丰、兴义、独山、安龙、荔波等县和惠水、长顺、兴仁、紫云、镇宁、平塘、都匀等县市的部分为第一土语区(黔南士语区);贵阳市花溪区、贵定、龙里、织金、黔西、清镇、安顺、平坝以及长顺、惠水、都匀等县市大部分地区,平塘、独山县的少部分地区为第二土语区(黔中土语区);六盘水、普安、睛隆等县、市和关岭、镇宁大部分及望谟、兴仁、紫云的小部分地区为第三土语区(黔西土语区)。

  望谟县境内布依族语言除长田、二泥村外,均属第一土语区。由于音调在地域上有微小差异,对桑郎、乐旺镇分别称“越布绒”(桑郎布依),“越布喇王”(乐旺布依);对打易镇二泥、长田村的布依族称为“布娜”。对住在不同地域的布依族,虽然音调一样,但也有不同的称呼。如对住在城镇的布依族,称为“布素”,对住在山上的称“布侬”,对住在乡下的称“布样”。

  在解放前,望谟县布依族绝大部分不懂汉语,只有读私塾的或进学校的人会讲汉语。解放后,随着外地本地汉族干部的增多,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讲汉语或听懂汉语的人逐渐增多,相当一部分的布依族儿童和青少年也在日常生活中和交往中讲汉语。以此同时,汉族干部、居民及其子女也学会讲布依语,而在布依族、汉族联姻的家庭日常生活中,两种语言交替和混合使用。

  望谟县布依族语言中,没有送气和卷舌音的词和字,尽管在姓氏和汉语借词中有送气和卷舌音,但大部分人都难读得准确,即便是有较高学历的人也难避免。比如天空,布依语读成“梗闷”,讲汉语说成“滇功”,汉语说“喝汤”,布依语说是“更果”,有的讲汉语说成“喝当”。有的在讲汉语时,把布依语直接译过来,如布依语“蒙败观”(汉义是你先走)直接译成“你走先”等等。所以,望谟县混合语言逐渐在较大范围中出现,语言中常有布依语的成分,也有汉语的成分,也就出现了布(依)不布(依),汉不汉,形成具有地方语言的特色。

  望谟县布依族语言除在打易镇的二泥、长田村的较少数量的布依族属第三土语区外,余下的所有乡镇的布依族都属第一土语区。布依文以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即王母)话为标准语音。望谟布依族语在全县布依族地区通用,而且在麻山乡的部分苗族村寨和油迈乡瑶族村寨也使用。但各地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区域:复兴镇(现为王母办事处和平洞办事处)、乐元镇、新屯镇、石屯镇、大观乡、蔗香乡、油迈乡,坎边乡、岜饶乡等音调基本一致(以复兴镇为代表),桑郎镇、乐旺镇、纳夜镇、昂武乡、郊纳乡音调大致相同(以桑郎镇为代表);打易镇的长田、二泥村一带布依语属第三土语(以长田为代表);桑郎一带的少数词汇与复兴镇的调值不同,长田一带与复兴镇语音差别较大。

  望谟县布依族词汇中,有本民族固有词和汉语借词两类,固有词中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之分。单纯词中又分单音节和多音节两种;合成词中有并列式、主动式、动宾式、补台式,通称十转式和附加式等。汉语借词根据借入的时代和不同特点,分早期借词和现代借词两种。早期借词仍保留古代汉语的语音特点,但服从于布依语固有的语音系统和结构规律,单音节词和实词较多,现代借词语音特点和结构规律则服从于当地汉语,新词术语和虚词较多。布依语词汇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12类。词的意义,词和词的结合关系,以词在句子的作用,在词序、结构等方面有以下特点:某些表示事物的名词,单说时,前面常冠上一个前缀词和与之相应的量词,如“愣退”(一个碗);数词一般不修饰名词,以量词为中介,但部分亲属称谓和人与动物的器官可以直接被数词修饰,如“古妮送布借”(我有2个老人),“扇笃外”(三头水牛),“三介热”(三张耳朵)。量词能代替名词,接受动词、形容词、代词及方位名词、性别等修饰,如“布算试”(教书人)、“介闷”(你的这个)等。布依语的句型一般与汉语句型相同,但用语言表达时,有其特殊形式,如“夺外故哨更咧英”(我的水牛刚吃饱草)等。

  文字

  布依族是国内第17个有民族文字的民族。原先布依族没有统一和使用的文字,望谟县的布依族也如此,只有懂汉字汉语的人,借用汉字语音记录布依族语言,如一般做摩经和搞艺术的人,借用部分汉字,并根据汉字六书造字法,利用汉字偏旁部首创造方块布依字,以这种抽像的符号来记录摩经、古歌。演唱时都用布依语言吟诵。但是由于语音的不同、声调的不同及音位的差别,很难准确记录布依族的语音和布依语的词意,即使懂汉字的人,有些句子还是念得不顺,甚至念不出布依族语言来。195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召开专家会议,制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布壮联盟的布依文。1981年11月,贵州省民委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讨论,拟定了布依文方案修改草案。1982年春,修改草案开始在贵州省布依族地区试验推行。1985年3月,省民委在贵阳召开修改布依文方案座谈会,拟定了布依文字方案(修定案),文字方案共26个拉丁字母,87个韵母和8个音调;确定“布依文以布依语的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话的读音为标准音”,“布依文中的现代汉语借词,原则上按望谟汉语读音拼写,并标上声调符号”。

  望谟县在推行布依文中,共举办15期3200余人参加的培训骨干试点班,通过这些骨干向学校和社会推行布依文,有4080人参加学习,并为册亨、紫云两县培训布依文骨干教师数十人,取得良好效果。1985年8月,建立了“望谟县推行民族文字领导小组”。1986年8月,在石屯民族学校、打岩小学、坎边民族小学、乐旺小学、新屯纳林小学、六洞小学、乐化民办小学共7所学校推行布依文和汉文,即汉语、布依语的双语教学。1987年8月,又增加在一些学校推行汉语、布依语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使偏远的布依族学生较快较好地学会汉字和汉语,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995年9月,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组织赴贵州的民族语文调查工作组到望谟县调查,并召开布依文试行论证座谈会,县内有近百人参加会议,充分肯定了望谟县推广和传承使用布依语及布依文所取得的效果。1996年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把现行布依文报请国务院审批为正式推行的文字。2009年,有88所小学103名小学教师参加的为期7天的布依文教师培训,进一步确保布、汉双语文教学的开展;在县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实行布依文、苗文和汉文对照的函牌,并在县机关会议上采用3种文字对照的会标。2011年,贵州省布依学会授给望谟县“中国布依族语言文字培训基地”的扁牌。

  二、苗族语言文字

  语言

  苗族自古就有自己的语言,但由于历史上的苗族不断迁徙分散,致使其语言出现纷繁复杂的现象,方言土语较多。解放后,国家建立了民族语言研究机构,经过调查研究,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将苗族依居住地域划分为3个大方言。即黔东(中部)方言、西部(川、黔、滇)方言、湘西(东部)方言,各方言中包括若干次方言。总的有三大方言,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湘西方言(东部方言),土语操这个方言的苗族主要分布于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湖北的恩施、宣恩、来凤、咸丰等县,四川的秀山、酉阳、彭水等县,约150余万人。黔东方言(中部方言),分五种土语。操这个方言的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市以及广西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约180万人。川黔滇方言,分八种土语,操这个方言的苗族主要分部于贵州中部、南部、西部及北部,四川南部、广西北部及云南各地,约250万人。

  望谟县苗族语言,有川黔滇方言第一土语,黔东(中部)方言紫宗土语,湘西方言松桃土语。望谟县苗族操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和麻山次方言中部土语(紫宗土语)的人口最多,约3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乐旺、打易、桑郎、麻山等乡镇。该方言与其他方言土语的差别很大。其次,还操有湘西方言松桃土语如石屯镇松团等三个村寨。麻山次方言内部分为中部土语(紫宗土语)、北部土语、南部土语、西部土语、东南土语和西南土语六个土语。麻山次方言内部还有土语的区别。如紫宗土语的乐旺镇大湾村,麻山乡幸福村,红岩村是第一土语区,麻山为第二土语区,大白岩、小白岩属第三土语区,桑郎木夜是第四土语区,约1万余人。乐宽猫寨等村寨的苗族就属麻山次方言南部土语。

  黑苗语言较为复杂,虽同一个支系,语言各异。邻近的村寨,如述里村的木夜与打稿,卡力与冗来,相距不过三五公里,说话却小同大异。仅“吃饭”一词,就分别叫“挪麻”、“挪乌”、“挪亏”、“拉贵”、“挪闹”、“挪哆”、“挪忙”、“挪馕”等等。

  望谟县苗族在社会交际中,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通用布依语和汉语。现在有的村寨,除老年人仍用本民族语言外,中青年和儿童在交往中,已全部用布依语或汉语。

  文字

  苗族据传古时有自己的文字,在许多地方的苗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中,都说苗族古代有文字,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失传了。一些地方文献也曾提及古苗文。但是迄今苗族地区没有仍在使用的传统文字。二十世纪初期,在黔北威宁石门坎地区传教的英国人玻拉德(汉名柏格里)同苗汉知识分子杨雅各、张开、李斯提文等人配合使用部分拉丁字母和一些记音符号,以石门坎苗语这标准音,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称为坡拉字母苗文(俗称“老苗文”) 。用以翻译基督教圣经,编写课本,记录苗族民间故事、诗歌、故事及通讯等。

  解放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由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第二工作队与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工作指导委员会合作,于1956年对苗族语言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创造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即黔东、川黔滇和湘西三大方言的苗文方案,望谟未试点推行。

  麻山次方言苗族过去没有文字,直到2009年紫云苗族布依自治县文体广电局进行非物质文化普查工作中发现了亚鲁王英雄史诗后,并已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抢救、记录、翻译、整理亚鲁王这部英雄史诗,苗族学者、专家吴正彪先生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光应先生根据西部方言中原有的苗文方案,经过对麻山次方言苗语的土语区语音进行归纳对应后,新设计创制了麻山次方言苗文拼写方案,用于记录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此方案是在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鲜松奎先生的紫云宗地苗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以宗地乡大地坝村的苗话做标准音点来创制的。

  三、布依族乐曲

  乐曲

  布依族山歌曲调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类。“大调”、“小调”系指演唱形式。望谟县复兴镇一带、桑郎镇一带大、小调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大调的内容是情歌,主要唱爱情的悲欢离合及对爱情的审美和道德观,曲调高亢嘹亮,昂扬奔放,较慢而音长。喜庆时的山歌对唱大都用大调。每唱一个内容要唱12部,每部要唱12谱(曲),每个谱(曲)要唱12句。传统的大调“十二部问答歌,包括“起头歌”、“天地歌”、“月亮歌”“山水歌”、“人性歌”、“相亲歌”、“送信歌”、“定情歌”、“逃难歌”、“告状歌”、“变身歌”、“尾歌”等。由于内容多,所以对歌常常是通宵达旦。2011年,贵州省布依学会授于望谟县“中国布依古歌之都”的扁牌。望谟县复兴镇一带,歌句后面常常有“闷里唉”和“阿嘹嘞”的尾音。小调没有很长的语音,连串的唱下去,叠句开头常带“唏诺”的尾音。小调内容丰富,体栽形式多样,多为反映布依族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其演唱的形式多以独唱、对唱为主,一般用小嗓细声吟唱。大调、小调都是高到调式(2调式)和微调式(5调式),都建立在五声音阶上。歌调虽有一定的格式,但大多是触景生情,即兴演唱,所以更能表达演唱者的真实感情。用勒尤吹奏的一种乐曲叫勒尤调,“勒尤”是邀请朋友之意,曲调与山歌不同,颇具特色。唢呐调有喜调、哀调,望谟县布依族地区的乐曲各有不同。

  乐器

  布依族民间乐器分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吹管弹唱乐器、打击乐器,以及木叶等。

  吹管乐器主要有四弦胡,四弦胡形同二胡,有四个柄四根弦,一弓系两股马尾。一弦和三弦同音高(外弦),二弦和四弦同音高(内弦),四弦胡一般拉奏情歌。竹线筒是布依族青年求爱唱歌的传声器。它用两个无节竹筒做成,每个竹筒的一头蒙紧薄膜,用线相连,男女各持一个,相隔一定距离,一方对着竹筒唱,另一方用竹筒贴着耳朵可以听到,其声象电话声。

  弹弦乐器主要有月琴,流传的月琴多为9个卡位,有3根弦,外弦两根同一音。弹时,弹外面两弦,内弦只作固定伴奏低音。

  吹管弹奏乐器主要有勒尤、箫筒、唢呐、八勒、口弦、木叶。勒尤是布依族男青年常吹的一种木制双簧直吹乐器,其构造分共鸣筒、秆、铜箍、心芯、吹哨等几个部分,音色圆润、浑重,吹奏起来情趣忧怨悱恻,极富思念之情。箫筒、是布依族较为流行的乐器,用竹做成,留一竹节,用小刀在竹节削一斜口,杆身开5个音孔,筒音发“5”,可发“5.6.1.2.3.5.6”等音,其音色近似勒尤,其形如汉族的箫。唢呐是布依族喜爱的乐器,常为一对,木管红铜喇叭,一对唢呐配一对大号、堂鼓、包包锣、马锣、钗组成“八仙乐队”。八勒是流行在桑郎一带的双簧直吹乐器,用木或竹制成,形似一般的唢呐,但共鸣器用葫芦壳做成,音色圆浑柔美,常用于吹奏情歌。“口弦”,布依语叫“盾”,在长10公分、宽1公分的薄铜片中绽裂而成。吹奏时,将其贴在唇边,通过吹气震动簧片和口形的变化,发出柔美的共鸣,多为谈情时吹奏。木叶不是制作的乐器,使用者只要顺手摘下一片冬青、榕树或别的树叶,贴在嘴唇上,弹动舌尖,让气流均匀吹出,便会发出颤悠悠的声音,可以随意吹奏出各种委婉动听的曲调。

  打击乐器有铜鼓、堂鼓、锣、大钵、包包锣。铜鼓是古代百越的文化遗产,是布依族的传世乐器,遇死伤、待宾客、喜庆时,由寨老和摩公以不同的鼓点敲击。多以村寨或家庭购置,平时将铜鼓放置于寨老家中或族长家中,取用和回放时都要举行简单的仪式。其他打击乐器在耍狮子、耍麒麟、做“道场”活动和“八仙”活动时使用。

  曲艺

  流行于望谟县布依族地区的“削肖贯”,是布依族语音译,译成汉语是“说唱古代故事”的意思。有的把“削肖贯”称为“戈比戈问”,意思基本相同。“削肖贯”这一说唱形式,古已有之。它的编目,不论大小长短,全用布依族语道白和歌唱,没有文字脚本,是通过布依族老艺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每到逢年过节,丰收之后,农闲期间或月明星稀的晚上,群众聚在一起,请民间艺人来“削肖贯”,有单人说唱,有双人合说,还有男女众人说唱。“削肖贯”一般要伴奏,常用于伴奏的乐器有:四弦胡、月琴、勒尤、木叶、笛箫、唢呐等;打击乐器有:牛皮鼓、小钗、钹、木鱼、罄等。1990年12月,在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曲艺界参加的“贵州省首界布依族曲艺研讨会”上,通过现场表演,调查考证,“削肖贯”正式被确认为布依族“曲艺”,已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削肖贯”的曲目,有传统曲目如况德方、娘荷班、王玉连、况山伯与娘英台、王母的传说、开天劈地、金竹情等。还有从汉族故事翻译过来的段子,如薛仁贵征东、孟姜女等。近现代内容的节目,有歌颂共产党的领导,歌颂社会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褒扬新人新事的唱段;如解放初期的活捉匪首秦定开,此曲曾轰动一时。

  “削肖贯”的语言风格,发挥了布依族语言丰富、形象、生动、准确及比兴手法多、排比句成串等的特色优势。

  “削肖贯”的音乐,从用途上分为两大类,即唱腔和曲牌。唱腔音乐是从各地布依族民歌、山歌、情歌小调、宗教祭祀唱腔中吸收,演变发展而成。唱腔分为大调、小调两大类。唱腔曲调,习惯上是按地域来划分。如王母(望谟县城)调、桑郎调、乐旺调、乐元调、长田调、坎边调、油迈调等唱腔,各地唱腔的旋律、音域、调式不尽相同。

  舞蹈

  望谟县布依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舞麒麟”、祭祀活动的“迥旋舞”(铙钹舞)、“糠包舞”、“粑棒舞”、“织布舞”、“簸米舞”等。

  舞麒麟 有的叫舞狮子,布依族语叫“耍吉伦”,是明朝及清朝时期传入的。按照传说中麒麟的长相编制成形,两人托着麒麟,两个罗汉双手各执着马尾棍,4人撑着挂上红、绿、白花的红灯。乐队有铙钹、铜锣、包包锣、鼓等。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麒麟队到附近村寨的家家户户舞麒麟,进入家门后,领队就念“麒麟舞,麒麟舞,麒麟送福到你家,恭喜你家平安福”。

  糠包舞 是布依族艺人们在“丢糠包”活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丢糠包”布依语义是对接心包的意思。舞时,男女青年手持用多种彩色布缝制而成的四方形小包(内装棉花籽或粗谷糠),按舞蹈动作、步伐互相选择意中人抛掷,以此传递爱情。

  迥旋舞 即铙钹舞。在丧葬活动中举行。“高公”(舞者)手握两面系着红绸的大铙钹,唱着、跳着、舞着,乐队随后,舞者有节奏地来回绕场,时而低头躬身,时而昂首转身,时而双手在胸前碰击铙钹,死者家属手持燃香低头躬身随后,气氛热烈而又悲哀,观者不时拿黑锅灰涂抹孝子孝女脸面,以此取乐。铙钹舞系祭祀时绕场的一些动作演变而成,舞蹈属男子群舞,每人都握着两面大钹,人数越多,铙钹击出的声音越响亮,气氛更加强烈。

  粑棒舞 是根据打粑粑时的场景编排而成。表演时,舞者手持青冈树做的4尺长粑棒,伴随着鼓声和民间乐器,时而相互击打对方手中的粑棒顶端,边打边走边跳,时而4人一堆,摸仿打粑粑的动作绕圈。其动作主要表现丰收后或待客时打粑粑过程中的喜悦心情。

  织布舞 多为女子群舞,伴随民歌节奏起舞,舞蹈动作优美,主要表现织布的过程,含蓄细腻。

  簸米舞 为女子群舞,道具是生活中真实的圆形竹簸箕,舞者唱着布依族民歌,随着曲调穿梭舞动簸箕,其动作主要表现丰收后簸五谷米的喜悦心情,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苗族乐曲舞蹈

  乐器

  芦望谟县苗族乐器主要有芦笙、箫筒、唢呐、竹筒等。

  1、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又具有悠久历史的特有乐器。笙大、小长短各异。制法是:以优质木刮为腹大上部渐小,内凿空的木筒,底闭,上端通,以竹接之。木筒腹钻有3排并列的6个孔,每孔插芦竹一根,为6管,管均有孔,下管铜片簧,一端尖锐,藏于木筒,不露外。吹奏时,簧为气流击,振动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响,吹奏者两手相持母指、食指、中指分别开闭左右两排音孔,无名指和小指夹紧竹管底部。吹法有坐吹、走吹、立吹、舞吹等。舞吹为最多。在喜庆之时,农忙之暇,常常演奏,又吹又舞。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千百年来,苗族人民一直用它来吹奏和诉说本民族的历史和过去。

  2、唢呐是苗族喜好的乐器之一。多于喜庆时吹奏,丧葬时有许多拨唢呐吹奏。木叶虽不属制作乐器,苗族男女青年也喜欢吹奏。

  3、箫筒原为布依族所用乐器,有的村寨苗族吸收和接受了这种乐器。箫筒是用麻竹自制而成,箫短且小,音质高昂尖锐,声音细腻柔和。

  4、打击乐器有包包锣、堂鼓、大钵、铜鼓等。

  音乐

  苗族音乐有民歌调、芦笙调、箫调、唢呐调等。民歌调分为古歌调、情歌调、丧歌调、四弦胡调、口弦琴调、婚庆调等。

  舞蹈

  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的传统舞蹈,有单人舞、集体舞。集体舞有集体吹奏且舞的,或一人吹奏而舞,一群少女围绕而舞的。 吹奏者的舞姿有平步、翻滚、跳跃等形式。

  七、晴隆

  (一)布依族文化

  文字

  解放前,布依族已有自己的古文字,这在2008年荔波布依文古籍成功晋升“国宝”而得到证实。

  1956年11月在贵阳召开的“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上,决定采取“布依文壮文联盟”方针,建立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通过了布依族文字方案(草案)。草案于1957年开始在布依族地区试验推行,受到群众欢迎,现行的布依文是放弃布壮文字联盟方针后,经过1981年、1985年两次修订,形成了自己独立完善的本民族文字。

  小打音乐

  布依族小打音乐,是流行于黔西南晴隆、兴仁麻沙河两岸一带村寨中的一种丝竹乐,名为“Deng Dan Da Yin”,意译为“谈月琴,拉胡琴”。主要乐器有萧筒、月琴、胡琴等。“小打音乐”旋律相似,但有上千种曲调,有表达欢乐的,也有表达忧愁的,有节日的热闹,也有丰收的喜悦。各村寨每逢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农闲聚会,都喜爱演奏此类乐曲。演奏时不用曲谱,全凭演奏者对曲谱调子的记忆和默契配合。

  布依族小打音乐

  “小打音乐”曲调婉转,旋律优美,犹如一曲天籁之音,是历代布依族艺人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布依族“小打音乐”被评为民间习俗类3级旅游资源。

  2009年6月,布依族“小打音乐”被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以州府发[2009]16号文公布为“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服饰

  布依族男女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服装。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相同。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青布包头。杂居区的布依族妇女,特别讲究包一丈五尺长的头帕,普遍穿蓝、青、黑、白等色的右祅大襟上衣,有的系围腰,下着长裤。

  (二)苗族文化

  文字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族瑶语族苗语支系。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主调查第二工作队经过实地考察,对各地苗语的构词大致相同,而语音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后,将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和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苗族过去无文字,上世纪初,在黔西北威宁石门坎地区传教的英国人坡拉德同苗、汉族人员交往中,使用部分拉丁文字母和一些记单符号,以当地苗族语言为标准音,创造了一个拼音文字,称为“坡拉丁文字母苗文”(俗称“老苗文”),用以翻译基督教圣经,编写课本,记录苗族民间故事、诗歌以及记事等。40年代,操川黔滇方言北次方言的部分苗族迁徙,将“坡拉丁文字母苗文”传入今安顺的紫云,现仍在通用。解放后的50年代,国家培养了大批苗族学者的语言学家,对全国苗族语言进行普查研究,改革了“老苗文”,创制了东部、西部、中部三种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黔西南州居住苗族使用的应属西部支系苗文。

  舞蹈

  1、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独有的特色舞蹈。青年男女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短不一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踏着笙歌节奏翩翩起舞。

  舞蹈芦笙舞

  2、“格尼角抓旮”

  “格尼角抓旮”是县内中营镇新红村坪佑组“四印苗”(旧时称为“青苗”)的苗族原生态舞蹈。“四印苗”族妇女纷纷在服装的衣袖和服装的正反面都绣上四个方格,酷似“玉印”图案,戴的帽子酷似女王的皇冠,顶上呈长方形,边缘下垂系着串串五色彩珠,故称“四印苗”。

  格尼角抓旮(汉译为牛角酒迎宾舞),是苗家少女婚后返回娘家时欢迎男方家来客的一种迎宾舞蹈,整个舞蹈简洁明快,庄重热烈。舞蹈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列队盛酒迎宾朋,二是欢歌曼舞三敬酒,三是新衣长裙展风采,四是芦笙悠歌幸福长。整个舞蹈融起舞、唢呐、吹芦笙、敬酒、唱歌为一体,极富民族特色。通过挖掘和精心打造,现已成为继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后又一光彩夺目的奇葩。

  2009年,格尼角抓旮首次出山,代表黔西南参加多彩贵州大赛;2012年7月6日在“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黔西南选拔赛中获得原生态类舞蹈冠军,代表黔西南州参加贵州省2012 “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均得到好评。

  3、苗族(喇叭人)

  苗族(喇叭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民风民俗淳朴。由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影电视局组织编写的中国·贵州北盘江苗族(喇叭人)民俗文化一书,涵盖了苗族(喇叭人)的生产、生活、人生礼仪、民间文学、方言土语、宗教信仰、社会组织、传统节日、游艺、民间观念、商业等民风民俗。内容十分丰富,资料在收集整理之中,预计2014年底出版。

  (三)彝族文化

  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系,是本民族内部的主要交际工具。共分六个方言区,黔西南州内彝语属东部方言盘县次方言中的盘南次土语和盘北次土语。县境内彝族语言属盘北次土语。

  彝文始于氏族部落时期,从刻划符号开始,在造字上逐步发展,形成方块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等特点。分笔划、偏旁、部首。具有表意表音的双重特点。彝文,仅用于祭祀,多存于经书和碑刻,通常只有毕摩才能释读。

  彝族原是享有彝文使用的民族,但在历史上,彝文被统治者完全掌握并严格控制,被剥削的贫民尤其是奴隶,是根本不能接触和使用文字的。

  服饰

  彝族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服饰,男子通常穿黑色窄油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系有围腰和腰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边等,多用银做成。

  彝族服饰文化内涵有五色观与阴阳,五行和谐相生之哲理,服饰文化丰富多彩。

  舞蹈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最具有代表作的是阿妹戚托舞蹈。

  “阿妹戚托”为彝族语言音译,意为“姑娘出嫁舞”。整个舞蹈分为欢送出嫁、勤俭持家、送镰刀、送粑粑、农闲、播种、插秧、幸福靠劳动、薅秧、耕作、劳动快乐、祝新娘终身幸福12个段落。跳舞者仅限女子,表演形式由6人、8人、12人或24人手拉手,在无伴奏情况下起舞,主要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变化来展示整个舞蹈,属世代传承的原生态舞蹈。舞蹈表达新娘和女伴们在离别之际依依不舍之情,同时祝愿新娘到夫家后全家和睦相处,告诫新娘要勤劳勤俭,敬老爱幼,家道兴旺。

  舞蹈起源于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世代流传在县内三宝彝族乡及相邻的彝族聚居村寨。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56年,阿妹戚托舞蹈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时被选派到北京,在怀仁堂为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演出,演员文少卿、毛子才、文银二、车银多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设宴款待,并获得“授给各民族的优秀艺术宝藏”奖旗。

  1995年阿妹戚托舞蹈参加意大利世界民族民间文艺汇演,舞步的“踢踏”声叩响了西方“艺术之都”舞台的大门,令西方人叹为观止。

  2007年,在“多彩贵州”“黄果树”怀舞蹈大赛中,荣获银瀑奖。阿妹戚托舞蹈可与西方闻名于世的踢踏舞媲美,被誉为“东方踢踏舞”。同年11月6日至18日在广东省台山市举办的“百年陈宜禧,世纪新台山”大型巡游活动上,阿妹戚托与巴西、俄罗斯、非洲等国家的表演队同台演出,赢得赞誉。

  2009年11月,参加第四届贵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三等奖。

  2010年3月21日,云南大理巍山县首届南诏文化节,“金虎杯”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上名列前五名,并参加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录制。

  2011年1月23至26日,赴北京参加第一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演出荣获金奖。其艺术魅力被公认为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2010年、2011年先后举办两届“晴隆·三宝彝族‘火把节’暨阿妹戚托舞蹈大赛”,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好评。被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地方节日”,成为晴隆向外界宣传和推介的一张文化“名片”。

  2012年5月,参加黔西南州建州30周年献礼演出,阿妹戚托舞蹈得到一致好评。

  2013年12月,阿妹戚托参加贵州省文化厅举办的“多彩贵州·激情广场”全省广场舞大赛,荣获三等奖。

  阿妹戚托被评为民间习俗类3级旅游资源。

  2007年5月,阿妹戚托被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2007]16号文明确为“民间舞蹈类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8月,阿妹戚托代表性传承人文安梅被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州府发[2009]23号文明确为“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传承人”。

  2012年12月,阿妹戚托传承人柳顺方被贵州省文化厅黔文发[2012]116号文明确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2013年6月委托贵州民族大学知名教授挖掘、整理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资料,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省级评审已报到国家文化部。

  2014年7月16日阿妹戚托传统舞蹈经文化部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其审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价值进行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归属传统舞蹈类,现正在20天的公示期限内,有望获得批准。

  八、普安

  (一)苗族

  1、族源及族称

  普安县境内居住的苗族,其先民在黄帝时期,为蚩尤部落的“九黎”,尧舜离时称“三苗”,秦汉时期居住在今之湘西、黔东等地,亦属“三苗”支系。唐宋时属“五溪蛮”,明清以后,苗族逐步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混)称中区别出来。现定居于境内的苗族有:操湘西土语的喇叭苗;操第一土语自称“蒙斗”的白苗;操第二土语自称“蒙撒”的歪梳苗和大花苗等支系。

  (普安县龙吟镇大花苗)

  (普安县龙吟镇喇叭苗)

  (普安县龙吟镇歪梳苗)

  (普安县境白沙、龙吟、雪浦一代的小花苗)

  2、语言文字

  普安县境内居住的苗族,由于其支系有别,语言差异较大。操湘西土语的苗族,语言为吴语系湘西土语,有声母29个,韵母32个,声调六类,无本民族文字。以龙吟镇苗族方言为准,略举字、词及声调值为例:汉字“地”,读sa↑33 ;“月亮”读ji↑24;“粮食”,读liong┤33sw↑24以及“睡觉”"读kan guo(困告) 。 “干活”读zi duo lu(做头路)。

  自称“蒙斗(白苗)”和“蒙撒(歪梳苗)”等支系的苗族,其语言为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白苗语言属西部方言第三土语区第一次方言第一土语。略以字、词为例:汉字“父”,苗语读“支”,“母”,读“哪”;“马”读“能”;“狗”读“勒”;“过年”读“阿展”;“吃早饭”,读“劳猜”;“灶”,读“左”,等。

  歪梳苗语言属西部方言第三土语区第一次方言第二土语。略选字、词为例:汉字“吃”,苗语读“劳”;“爹(父)”读“纸”;“妈(母)”读“耐”;“牛”读“略”;“猪”读“坝”;“包谷”读“阿渣”等。1956年11月在贵阳市召开苗族语文科学讨论会,提出苗族文字拼音方案。1957年7月经中央民委批准后开始推行。

  (二)布依族

  1、族源及族称

  居住在县境内的布依族,追溯其来历,据考,该族先民为"濮越人"。早在商(殷)周时期,"百越人"居住吴越地(长江下游〉,"濮人"居江汉平原以南。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濮人"与"麋人,,同盟伐楚。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濮人,败走,呈分散部落之状,散居西南地,即今红水河上游和南北盘江流域,史称"百濮人"。秦汉时夜郎国境辖的胖舸江(为今之红水河上游和南北盘江)流域,亦居住有"百越人的另外两支系部族,一为"西瓯人",一为"賂越人"。"骆越"居于"百越"西部(即今两广及越南国北部〉,由于部族战争之故,"骆越人"及"西瓯人"向西南移,继与"百濮人"生息在同一片土地,逐步溶汇形成新的民族群体"濮越人",是"西南夷"的一部分。周赧王三十五〈公元前279年),楚图霸位,遣大将庄跻率兵溯胖舸江伐夜郎,夜郎国亡,又逢楚地兵变,庄跻回师受阻则兵屯夜郎地,封其支党为夜郎候,长居其地,生息繁衍。这为“楚人”、“汉人”与"西南夷"部分民族溶汇之起端,其中也括"濮越人"。明洪武初,朱元璋遣傅友德等,率兵 十万南征(调北征南),旋平黔之诸地,"屯田自给"。大部将士在南北盘-江流域屯田定居,渐与当地“濮越人”后裔溶汇,发展为新的民族群体,进而成为今称的布依族。

  布依族自称“Buxg yaix”(补也〉,布依语“Buxg”为汉语"濮"或"布"的译转音或盖转音、“yaix”是“越”或“也”及至“依”的译转音或盖转音。 “Buxg yaix”成为"濮越"、"补也"及"布依"的汉译音演变所至。但该族称谓,历史以来颇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称其为"僚人";唐至宋、元称之"番蛮"或"西原蛮";明淸献至民国,称"仲苗、仲家或水仲、水户"。故清人张国华(南笼府人)在其作的楼下河竹枝词及安南竹枝词中,有"女织男耕是仲家"、"黑苗耿罢仲苗和"之句。县厲布依族有"青仲家和"水仲家"之分。"水仲家",汉称水户,以其起居耕织喜水近水而呼之;回族谓其为同种,称其"本家"。

  1953年,国务院批准布依族代表大会之决议,将古"濮越"之称,定为汉语近音异写的"布依",布依族名始定。

  (普安县江西坡镇布依族)

  (普安县江西坡联盟村布依族)

  2、语言文字

  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美语支。尚有楼下、泥堡等地的布依族迄今未说本民族(原系第一土语者)语言,均以汉话进行交流。大部分布依族在本民族交往中,都操布依语。用汉译音表示的字词例:布依族的"坐"读"样"、"走"读"拜"、"五"读"哈","吃"读"庚"、"吃酒"读"庚老"、"吃饭"读"庚好"、"说"读"唠"、"稻"读"好嫁,,,"收,读"好戛"等。长期以来,布依族无本民族文字。解放后,国家组织"中央民族语言第二工作队",深入布依族聚居区进行调査研究,借用拼音字母为布依文字母。1956年11月在贵阳召开布依族语文科学讨论会,提出文字方案。1957年7月经中央民委批准推行。

  (三)回族

  1、族源及族称

  元统一中原后,朝廷调西北"回回人"征伐云南。明王朝又调甘陕"回回人"南征。族逐步定居普安卫等地。清康熙五十八年(口 )清廷遣回回将领哈元生驻守盘江地,有其少许部厲解甲定居。咸丰八年(比 )普安州〈盘县)回民张凌翔、马河图率回民起义,普安县,长期扎兵靑山等地,又为县之回族的主要来源。

  该族古称"回绝",通称"回回",自称"朵斯蒂,'(俗称"老朵")、回民等。解放后,国家确定该民族为"回族"。

  2、语言文字

  县境回族早期语言多为阿拉伯语,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发展至今,皆说汉语,但有部分词语仍保留阿拉伯语的成份,故以部分例字、词用汉译音进行记述:回语称"马"为"阿斯补"、"牛"为"果乌"、"黄牛"为"摆盖来"、"羊"为"苦素番"、"汉族"为"可费尔"、"启明星"为"塔里格"、"坟"为"滚白"、"吃"为"口道"、"盐"为"勒麦克"、"米"为"苦另子";数目1至10,则称为"丁、假、元、币、拐、劳、才、盘、坝、齐"等等。该族使用的文字是阿拉伯文字,多为阿訇使用,民间不通用。

  (四)彝 族

  1、族源及族称

  据史考,彝族先民为中国远古羌戎人遗裔。该族父系始祖为希慕遮、齒氏。罗鬼遗书记载:"一世孟赶(希慕遮)自旄牛缴外居邓之卤,为齿氏"。葬族先民逐步自河套,甘陕越秦岭,入巴蜀,继而进入滇北及黔西等地。又有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广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7年)叟反、遣将军郭昌平之,开郡治滇池上,号也奎州"。隋唐时称为"昆弥(昆明)夷",为黔彝族之祖先。该族自称“诺苏”。解放后,国家尊重彝人意愿,称为彝族。

  (普安县境内的彝族)

  2、语言文字

  县之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境内多数地区彝语音分松紧,浊辅音较多,韵母一般由单元音构成,无辅音韵尾;部分地区有鼻化韵,句子组成的基本次序为:主宾语一一谓语;数量词或形容词作定语时在被修饰词后面;状语一般在被修饰词之语前;补语在动词、形容词、谓语之后。语气助词较多。有的方言不但有表示定语、状语和补语的助词,还有表示主语和宾语的补词。有的方言则在一部分动词上用辅音之清浊,交替表示自动态和使动态。动词、形容词和谓语可用重迭式表示疑问语气。其语言有一语二字,一词三字及三词二字等组合形式。以彝语和汉语译音字、词比较,其表示情况为一音一字,二音一字、三音一字及三音二字等。替如:彝语说:"母"为汉语的"天","呢"为"霜","至"为露","溪"为"狗","赤"为"谷"等为一音一字例;彝语说"母革"为汉语的"雷","阿不"为"月"阿纳"为"母","物野"为"狼","涡泥"为"冰","阿摸"为"兄"等为二音一字例;三音一字例,如彝语说"拿糯苏"则为汉语的"兔";三音二字例,如彝语说"液假夺"是汉语的"吃水","乌母苏"是"包谷";二音二.字例,如彝语说"食米"为汉语的"燕麦","策芋"为"小米"、"阿龟"为"稗子"等,不多枚举。在对话中,亦有名词在动词之前的倒装句。彝语说"若烧",汉译为"麦子割",即是汉语"割麦子","不侧跌"汉译为"碓舂",为汉语"舂碓","欧书革耶我"汉译为"我书读去要",为汉语"我要去读书"等。彝族文字形态与汉字相似,呈方形体,一字一音,一字一词。其造字和用字规律,亦同汉字六书相近,形义相同。该族中常使用其文字的是摩师,反映其文字的多见于摩书一类的经典。在县之彝族群体中一般不应用。

  此外,县地还有满族、侗族、白族、仡佬等民族,因工作或其它因素迁入境内居住,但人口尚少,故不一一记述。

  二、民族习俗

  (一)婚 俗

  1、苗族婚俗

  (1)操湘西土语的苗族(喇八苗),该支系严守同姓不通婚,50年代以前强调与外族不通婚。与本族外姓通婚须要求是相隔五代的亲戚。近亲婚者多为包办的娃娃亲和对开亲(换亲〉。60年代后,逐步出现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婚姻。在农村其婚姻产生过程,仍由家长操纵。其开端程序如提亲,测八字,换帖等与汉族同。男方要求完婚,须请媒人和家族长辈到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女方家须请箅命先生择取裁剪做衣、发担、新娘坐向、梳头人属相、梳头时辰、送亲的年月日时和禁忌,以红纸书写清楚,连同男方家带来的肉、酒、布、钱等物,一并交给来人带回。发担期到,男方亲友踏至祝贺,内亲者则将携带来的红布先挂于神龛,然后"围轿〈装饰花轿)",拜别祖宗,出发迎亲,到女方家,先验新郎带来迎接新娘的衣著手饰,按时辰梳头,继由女之亲兄或堂兄背女上轿出亲。快到男方家里许,新郎即离送亲队伍赶回家中整理新床,告知端公〈先生)准备"打煞、退喜神",新娘至,即刻"打煞、退喜神",再拜堂入洞房,新娘二天不出洞房。第三天新娘早起,由送亲女伴陪,亲自挑水烧水,用陪嫁来的盆盛水给新郎家亲朋洗脸,亲朋以钱物赠新娘。午饭后,又重摆酒席,送亲人员向新郎父母"交亲",将新娘为新郎父母缝制的衣物鞋袜,交给新郎家,并对其父母说"轻轻喊来(指新娘)重重用",然后敬酒,媒人及送亲人员接酒后,要说四言八句吉祥语。双方亲友3天后自归,7天后新郎陪新娘回门,备有糯米粑粑,数量以新娘寨邻一户一对计,凡接受粑耙的人家,要请一对新人吃饭。当年正月初一,新婚夫妇备腊肉2块和耙粑若干,到女家拜年,若女方家有新故亲,无论婚否,须拜"死年",初二拜"活年",拜满三个"活年",女家赠送新婚夫妇牲口 〈畜禽)类物,告诫亲人劳动致富,人畜兴旺。

  (2) 操第一土语和第二土语苗族(白苗和歪梳苗)嬸俗该两支系苗族婚俗大同小异,多为包办婚姻,有姑表亲,老人亲,媒妁亲,童养亲(少年亲)等,严守一夫一妻,同姓不婚。姑表亲也称"还浪头"婚姻,即舅家儿子与姑妈家女儿,表兄妹年龄相近,表妹要嫁给表兄。若表妹不愿意,要托寨老讲情赔礼给钱,俗呼"舅爷钱"。若表兄不愿,则罢;老人亲又叫儿时婚,即儿女年幼时,双方父母为其订下终身,待长大完婚;媒妁婚较为普遍,大部程序与汉族同;童养亲多属男方年龄较小,家中劳力紧缺,男家择重女家后,双方父母先议亲(评议对象),女方可先到男方家参加劳动生产(若不需劳力的,也可不到男家〉,待到结婚年龄即可成亲,一般不举行婚礼。大多婚姻都有订婚、交换"红庚八字”,约定婚期的简单过程,结婚时,女方家发亲要有"三三大(姑爹、么叔、舅舅乂,送亲,新娘要给"三三大"及其他送亲客的"答谢钱"。一般每人给几元或十几元。舅舅家必送一柄新伞给新娘。临行新娘边哭边唱,示为哭嫁。父母给女儿祝愿"果多么",意为"我的孩子高高兴兴去吧!"新娘着新装、顶头巾、撑男家伞在一队送亲男女的芦笙和口弦声簇拥下,送至新郎家村口,由"接娘媒"迎进屋,新郎家门口备有迎亲桌,第一张摆葵花、花生、糖果类。第二张桌摆满酒,请送客食饮。第三张桌亦备糖类干果和酒为媒!一方,唱送亲、迎亲歌、、总管事则唱请歌唱罢饮毕将送亲客迎至屋内入席。新郎新娘向双方娘媒和送亲客敬酒、敬烟、 甜痛水,再以菜饭待客,然后贺新娘。次日送亲客返,新娘拿出钱和6尺长的藍布帕、钱一人一份送给送亲客,作答谢的"草鞋钱",蓝布帕归媒人所有,新郎新娘和姐夫(亲、堂均可)向"三三大"拜礼,"三三大"拿出一些钱撒在事先铺好的草上,双方媒人,代表双方拿出礼金送给新郎和姐 婚后三天新娘独自回门。新娘返回男家时,当即背水、煮饭,之后方算正式安家落户。

  (3)大花苗支系婚俗

  该支系信奉基督教,其婚俗在信教前后各有不同。信教前按传统婚俗请媒说亲。媒人到女方家门外不说话,跨进女方家门坎时才说:"今晚上,猪腿要落在你家地板上。"女方父母回答:"狗长狗拉出门。"就箅有诚意。然后,男方请寨中的人去问:"现在要你家姑娘去背水,去不去?"答:"我家姑娘不成器,要去的!"就算同意。一月或半月,男家请媒人拿500或1000元给女方家,商定婚期。婚前一天,男方家请4至6人,带一夹袋生包谷面,公母鸡各1只,1袋包谷炒面、4个鸡蛋、250斤猪肉〔1头猪)或1只羊作为彩礼,去女方家,新郎不同前往。第二天,新娘以红伞遮掩头面,跟送彩礼的人(接亲客),在20名姑娘、小伙(送亲客)的陪同下来到新郎家,新郎家送给10名姑娘每人5角钱和4个鸡蛋。杀6对鸡、1只羊招待全寨人。以羊角盛酒敬客,至晚,吹芦笙、跳花、唱歌、饮酒,通宵达且。信教后,提亲到送亲程序相同,婚礼多在教堂举行。将两碗糖水放在桌上,牧师或长老握圣经诵"赞美诗"主持婚礼,问新郎新娘:"你意思不意思?"答:"我意思"。连问答二遍、然后分别问"马太(男方)"和"利白佳(女方)",是否愿意娶嫁对方,是否爱、帮助和安慰对1方等语,答毕,一对新人手抚圣经发誓。主持人将糖水赠给新郎新娘,双方各先喝一半,交换喝完。继诵圣经,吟毕,结束,不摆宴席。

  2、布依族婚俗

  该民族的婚姻,奉行一夫一妻制,联姻形式有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以包办婚姻居多。自由恋爱的"浪哨"(样俏样貌),汉语谓之"赶表"或"玩表",即含姑娘小伙在一起玩耍的意思。每逢本民族节日或农闲赶场天,未婚男女各自聚在一起,各自选择意中人,择中,即由朋友疏通介绍认识。然后,双方各自离开群体,寻一幽静处交谈,一般多以唱歌(古歌、情歌、盘歌等)形式,相互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情投意合,便彼;盟誓,互赠偯物,私订终身。在完成联姻时,其过程又几乎流于传统,大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确联姻关系后,便请媒人吃饭,送媒人一包"讨亲糖(走路糖)",随之程序为:开口亲一一男方请媒,捎带薄礼至女方家说婚,若女方家同意,便设席待媒,席间定举办"定亲酒"的吉日。谓之吃"开口酒"。定亲酒一一男方请家族中一女长辈陪媒人一道,携雄鸡1只,酒2壶或4斤,搪2 前往女方家,女方家按吉时杀鸡祭祖,请族中长者作陪,仍在席间商定吉日"背八字"。背八字一男家携红烛1对、鞭炮2挂、鸾书(庚贴"套、菜希8碗、猪腿1支、猪肉1块、公母鸡各1只、酒12斤,钱若干至女方家。女方家收过礼品置于供桌上祭祖,并用红、蓝布2尺将女方"生辰八字"包好置于神龛,由男方来客中的一名儿子上前寻取,儿子将"八宇"取出交给男方家人带回,女方家给儿子!升米和钱作奖赏然后入席边吃边议结婚的良辰吉日。结婚一一新郎不前往,由媒人和接亲队伍携带彩礼至女方家。招待过程如常。次日,新娘撑布伞出门,在亲客陪同下行至新郎家,拜堂后,新娘在"伴娘"陪同下返身回家。如路程远需过夜,则由"伴娘"相陪,不与新郎同房,住一夜后便回娘家。结婚仪式3日后,新郎家请亲朋携糯米把到新娘家,意为"回门"。结婚第一年若遇春播或秋收,新娘婉言回绝,新郎也不勉强,之后往返数次,可达3年之久,女方征得父母同意,便到新郎家"坐家”,共问生活。

  3、回族婚俗

  其婚姻程序有:问庚(问名〉、乐意(订婚〉、通讯(发八字)、协定婚期、娶亲迎亲。

  问庚后,男方家三请媒人到女方家征求意见,以一定礼品酬谢媒人,媒人及同行人员携带的彩礼有一鸡、一羊、一包糖、一斗米和盐、茶数斤。贫困者仅用糖、茶一二包,谓之"三媒六征",女方家乐意则表示订婚。临近婚期,须先发八字。男方用红纸写好"娶亲柬帖",择定两个日期,并携为女方准备的服装等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家根据情况,从两个既定日期中择定一个,写入"迎亲柬",并将为男方的衣物等礼品,送至男方家,结婚日子确定。婚礼这天,男方家根据经济情况,请阿訇主刀,宰牛、羊、鸡、鸭,宴请宾客,贫困者至少也要宰一只鸡。接亲时,男方家请押礼先生带上彩礼到女方家,女方家宴席相待接亲人后发亲。新娘到新郎家后,由阿訇念"礼科赫经"。新娘在新房内不参加听经。新郎听经罢,阿訇将各类糖果撒给新郎,谓之"撒喜果",新郎以衣接住喜果,即往新房与新娘行交拜之礼。同房前后必须沐浴。次日举行"认亲"仪式,第三天,新郎新娘与接、送亲客一起到女方家"回门",当天返回,亲客自归。

  4、彝族婚俗

  解放前,境内彝族的婚姻形式有包办婚姻和自由婚姻两种,前者居多,后者甚微,由于历史原因和族规制约,该族要求同姓不婚,异族不婚,辈分不同不婚,黑舞与白赛两支系间不婚,尚有被土司利用迷信手段从而遭受桎梏的所谓"瘦鬼〈指被蛇魂附身的女子〉"和"活鬼( 说被鬼魂附身的女子)"因遭族人歧视,不能婚配。解放后,土司制度被推翻,被迷信手段限制的女子得以解脱,但该族的大部习俗,仍在其特定环境中沿袭。如:亲上加亲者"只许侄女随姑姑,不许外甥还舅家"。寡妇虽可改嫁,仍难得到自主。按其族规所定,"家中有小叔,寡嫂不改嫁",若族中无人接娶,方可外嫁,皆为陋习。婚姻程序为:先拜媒提亲,若女;家长同意,认定两家开亲,便确定订婚日子,届时,又由媒人率几名男女青年,携几段布料并酒、肉,到女方家订(定)婚,择定"开庚"日子。"开庚"即"烧大香",俗称吃"烧香酒"男方家所送礼品较前次丰,席后,煤人将女方的生庚捎回男方,男方家请来“老摩先生”(亦称"师人"、“笔墨先生”),择定结婚日子。结婚这天,仍由媒人一行送结婚礼物至女方家。

  (二)丧葬

  1、 苗族丧葬

  (1) 操湘西土语苗族丧葬习俗

  老人死后由孝子孝女洗净、穿衣、入殓,同时放地炮,以地炮声告示寨邻赶来帮忙。立即去请本族的地理〈阴阳)先生和操办道场法事的先生。地理先生看地寻穴,勘察安葬死者的地点。办道场法事的先生,则以佛教仪式超度死者。道场法事分有"扎灵伴夜"和"十台"等规模。"扎灵伴夜"一般为三天三夜,以竹为死者搭灵房;"十二大台"为七天,除外,还在灵柩四围放置花草鸟兽等纸扎,俗呼纸火。超度程序为:请水、请圣、拜忏、观,解结、做道场、祭脚夫、加持、缴杠、招灵、渡亡、做斋填还等。法事毕,然后发丧、卜吉卜地、安葬、谢帮等。

  (2) 操第一土语和第二土语苗族丧葬习俗

  人死入殓前,请"老摩先生"开路,以刻有符号为卦的竹节和一只雄鸡共放灵前,"老呼死者名字,便叨念开天辟地之事,继叙死者从家起程,过险山、涉深水、识岔路直赴阴

  间的过程。然后将开路鸡捏死和一把刀绑在竹制的弓弩上,置于灵前。入殓时,要请族中德高望重者在场监督,以防忌物掉入棺内,入殓毕,"掌坛师"吹芦笙击鼓,孝男灵前跪拜,

  孝女哭灵,通宵达旦。出殡时,一人扛着绑有开路鸡的弓弩在前引路,埋葬时,开路鸡埋在棺木侧。经济充裕者,在入殓后,还要举行"打牛转场"仪式。

  (3) 大花苗支系丧葬习俗

  信教前,人死后,即请"弥拉(巫师)"对死者嘱咐(通说〉,给死者穿上去掉纽扣的衣服,脚穿用麻编制的草鞋。入殓后,一人拿一盏煤油灯在前引路,当天死,当天安葬,埋在四围环山的山顶上,并植草于封土上,以示草发即后代子孙发达昌盛。信教后,请牧师或长老前来祷告,即入殓出丧,当天死当天埋。出丧及入葬,牧师或长者都要祷告,待祷告至"坟归坟、土归土"句时,寨邻及众亲朋要抓土撒在棺木上。祷告完毕即掩埋。丧事极俭。

  2、 布依族丧葬

  人死后,即派人"传客(报丧)",速请"老摩"先生到场。入殓前以艾叶水将死者洗净,穿衣,待"老摩"先生所择的时辰一到,立刻入殓,盖棺时,老摩先生揭开蒙在死者脸上的白布,让孝男孝女看死者最后一眼。入殓毕,老摩焚香化纸、敲奏铜鼓、沙锣,诵吟摩经,并择安葬日时。安葬当天,丧家杀猪宰羊祭奠死者,亲朋吊孝,送钱钞酒米,谓之"礼信"。然后发丧至基地,"老摩,,用鸡1只,酒1壶祭供,称为"滚井",接着将鸡从井中取出,烧纸钱,坑(井)内,称为"暖井"。棺入坑,孝子先撮土撒,亲朋随之撮土掩埋。秋后,丧家要"打牛转场"祭奠死者。

  3、 回族丧葬

  居住境内的回族,当人死后,基本是"早上死晚上埋,晚上死早上埋,,。出殡前须为死者沐浴,全身用"卡凡(即白布)"从头至脚裹三层,装入从清真寺取来的"经匣",请阿訇诵念经文后,抬往墓地,将遗体从"经匣"中抬出,安葬死者脸部朝西方,意在向往穆斯林圣地麦加。经匣仍抬回清真寺备用。丧事从始至终不放鞭炮,不烧、撒纸钱,更无鼓锣之声,葬后3天,丧家才备办饭菜招待亲友,以示感谢。

  4、彝族丧葬

  老人辞世,即烧落气钱,速毙鸡一只,死男者毙雄鸡,死女者毙母鸡,不可用刀杀死,而以手毙之,谓之"落气鸡"。将死者停放妥当,即请"笔摩(老摩)"先生择时入殓。丧家及时遣人四出"要水(报丧)"。先到外家和姑妈家报,次报知出嫁女儿,报丧者须二人,手握杵棍,前称"马头",后者为"马尾",到达地点则不能进门,只能向屋内喊"舀水出来,你家某人要喝水",主人闻声便知其意,速舀水淋杵棍,以示亡魂受水,报丧人才可进门,主人立马杀鸡于门外,用鸡血淋杵棍,以示亡魂受礼,是时主人之妇哭唱"回丧歌"。报丧人不能留宿,当天即返,将杵棍置于棺下入殓时杀一只"入棺鸡"祭奠。"笔(老)摩"先生择地,一路要念"指路经",择地时反手向身后拋一鸡蛋,蛋落地而不破,视为好地,随之择定安葬日期。其间,进行"烧灵",时间3至5日或7至9日不定,多由摩师唱跳,以此超度亡灵。"开吊"日,孝子立于灵房右侧"站孝",由外家人给站孝人罩"旗锣雨伞",向携祭品来的吊孝者行叩拜礼,收祭品。大女婿必须以猪羊作祭礼,还要扎"亡伞、童男、童女"等纸火祭奠。出丧时,丧家宰牛或杀猪招待吊孝和帮忙的亲友。抬丧途中不撒纸钱。到葬地后,帮忙的人要喝大女婿家带来的白酒,有条件的人家,还要举行"打牛转场"仪式(可在操办丧事中举行,也可择来年或数年后举行〉,用黄牛1头,由孝子牵着,在"笔(老)摩"先生念经时,拉牛绕坟坑或坟墓3圈,即将牛头砍下祭奠,并将拴牛的绳子,割一小截放在死者〔未葬或未盖棺时)手中,或放于扎制的茅草人(葬后可用茅草人代之)手中,因彝族古有"耕者不牛、衣食难求"的说法,意为让死者也拥有牛。被宰杀的牛,当场煮熟招待参加仪式的亲友,吃完不留,若吃不完,则由众入分走。旧时丧葬结束,要使用活马1匹,将死者身前穿过的上衣一件盖在马身上,扎一茅草人骑在马背上,称为"驮魂马",让马自走,至于马走到何处,丧家不予过问。此俗今不习。

  (三)民族服饰

  1、苗族服饰

  操湘西土语苗族男性服饰已大众化。女性服饰 守祖风。头饰:耳穿孔佩戴 环。少女不束发譬,织发辫盘于白色头帕外沿,间或插花于头右侧,亦有梳成独发辫垂于脑后者。已婚妇女束锥形发鬌,髮约高3寸,罩以靑布或白布,留两条布尾垂于脑后,中老年妇女 头帕多为黑色;上装呈大襟大袖,袖稍短,宽尺,衣长至膝。衣料颜色主靑、蓝,浅色少许。襟以同主衣料颜色有反差的布条滚边,顺其内沿镶上花边或自编织的彩色栏干,领矮且厚。束青、蓝、白色腰带,长6尺,束结垂于后腰或腰右侧;下装着青、蓝色摆裆裤,腰围3尺 ,裤脚宽1尺以上;未婚女很少打扮,已婚女性所佩之耳环有吊环、灯笼环、竹节环及手镯、戒指等,均系银制,今有少许金制品锈有图案花纹;男性及小孩的鞋式有圆宝鞋、长脸鞋、四块鞋及猫猫鞋等。女性鞋式有敞口鞋和绕子鞋。自纳鞋底,用料以白布为主。敞口鞋帮用两块布料合成。鞋尖呈鹰嘴状,有的在鞋前端锈花,有的四围绣花。绕子鞋多作走亲访友和御寒保暖之用,在敞口鞋的基础上增加布料、棉花等,配有两条裹脚布条(绑腿〉,长6尺,宽3寸,还有少女出嫁时穿的轿鞋,即奏尖锈花勾心鞋之类。小孩普遍戴狗头帽。操第一土语苗族〈白苗)衣色主白,男性服饰多大众化。女性上装的领、袖各缀花色布条滚边,排领约1寸宽的白布上绣有青色杉尖花,驮肩以2寸宽的蓝剪花嵌上,袖筒用彩色线绣有花纹,腰带束结于后,腰带两端均绣有花纹。系花围腰,裙脚亦配绣花或嵌各色布条。小腿缠白布绑带。穿草鞋。头饰:用青、黑色布折叠两层,缝成1.5寸宽的长布条,即盘头带,按顺时针方向盘成直径约1尺至1.2尺的圆盘,中空,以同色布条交叉缠为三角状,示为顶,呈草帽形戴于头上,又用刺绣花纹的小布条留以耍须,串上瓷珠若干条,围于盘头布圈的外沿为盘头饰品。首饰有耳环、项圈均为银制,戒指质地有银有铜。女性缠绑腿带者渐少。操第二土语苗族(歪梳苗)男性,着白或青色麻布父母装长衫,领、胸绣花。留长发织辫盘于头,以青布头帕围之,包白头帕者少许。束青、蓝布腰带。女性上着麻布短父母装,内衬肚兜,衣裙花色繁多,其领、袖、边、角均绣有花纹,裙长,亦绣各色花纹图案,系佩绣花围腰,系麻质自制布料。女性头饰:少女束辫于脑后,妇女束辫盘于头,插红色或花纹木梳于头右前侧。首饰多为银质。该族衣著从自己种麻到纺织缝衣及剌绣其制作工艺可称―绝。大花苗支系服饰,男性穿短衣,外罩长衣从后面缝合,前面分开、无袖,腰缠窄腰带,下着齐简裤,大裤脚,扎绑带,其布料纯系麻质。尚有该族视为贵重的礼服,"羊毛编织的外衣,染有蓝、黄、红、绿色大花,须出外作客时才穿。无戴帽之习,头部中留一撮长发。跣足或穿草鞋。今有改进。女性身着短父母装,领、袖饰蜡染花纹,下穿多褶裙,缀蜡染花边。发不束辫则扭成一股盘于头顶,横插5至6寸长的竹签工根,示为簪。小腿扎绑带,赤足。

  2、布依族服饰

  居于县境内的布依族男性穿对襟短上衣或大襟长衫,以青蓝色的为主,白色少许下着长裤,多青、蓝色。东部女性上穿青或蓝色大襟衣,衣长至膝,内穿白汗衣,下穿青、蓝色长裤,裤管下沿镇有一圈花边;南部女性上着对襟无扣短衣,内穿白汗衣,下穿青、蓝色百褶裙,系一条花边腰带,裙内穿长裤,其衣裙的领、盘肩、裙下摆边沿均镶花边。头饰:男性头缠布帕,长1丈2尺,短者6尺,为青、蓝、黑色和青白相间的格子花布。东部未婚女性,头饰大多顶白帕,将发辫盘于帕外,已婚者则顶青帕,发盘于帕内。南部未婚女性多顶绣花头巾,发辫盘于头沿,再佩以一排眉列一银质小泡,10余粒嵌成一横排。已婚者改戴假壳一一青蓝布笋叶壳制,以此标明已婚。女性喜项圏、耳环、手镯,均系银质,亦有戴玉石、骨质手镯者,戴者不限1对,有戴2对以上者,戒指佩戴1至2枚,为银质;女性穿的无带鞋鞋尖上翘,形如船舟的绣花鞋,内套白布袜,热天穿配有泡花的布质草鞋。

  (普安县布依族妇女的服饰)

  3、 回族服饰

  女性穿大襟父母装短上衣,多青蓝色,头戴大风窝帽,镶有帽沿坎肩。下穿青蓝色长裤。男性多着对襟短上衣或长衫,头戴四角形经帽,下着青蓝布裤。阿訇有特制经衣,专在清真寺内举行宗教活动时穿。

  4、彝族服饰

  居住在县内的彝族,男性头饰:一为青布缠头,笼发于其中而束之额,若角状;一为头缠留有发尾的青、蓝布帕,不束发。男性衣著:一为短衣大袖,系蓝裙;一为着对襟短上衣和长衫,下穿大撒脚长裤,裤管皱有数褶,系青、蓝、白等色,外披羊毛披毡。女性头饰:一为辫发,亦以青布缠首,多佩银质梅花贴额,耳坠银质大环、垂至颈;一为未婚女梳独辫盘于头顶,用白帕褶成瓦状勒盖。已婚女则将发左右分辫盘发鬌于顶,包长布帕,佩戴银质首饰。该族男性大都穿布鞋或草鞋;女穿剪刀口船形绣花鞋或绣花草鞋。

  (四)居住及饮食习惯

  县境内多年以来,民间就流传有:"苗人越冷越爬坡,仲家越热越挨河"的生活古谚,亦能反映传部分民族群体的居住环境和传统的生活习俗。就苗族而言,境内也有居住在河谷地带的,但人数甚少,故以主要部分记述。

  1、居住环境

  苗族

  因其生活习俗决定其生活环境。苗族喜狩猎,其居住环境大都在海拔1000至1700米之间的山腰,有少许人口居于海拔1000米以下地带。成片聚居的主要是操湘西土语的苗族,基本集中在龙吟、石古、丫口一带,其余多为散居。该民族居住房屋多系一栋三间、木架穿斗式瓦面结构房和草房,瓦房照面多为"六合门"式样。在龙吟镇驻地,少部份苗族已修起水泥平房和楼房。但有些许村寨仍居住剪刀架式的叉叉房。

  布依族

  其村寨多处于依山傍水的河谷田坝地区,海拔均在1200米以下,该民族善耕作和纺织,故喜水好土沃地带,又因亚热带气候适宜棉花种植,是其自纺自织的基础,以此决定其居住环境的选择。布依族喜连片聚居,100户至250户的寨子较多。居住的房屋,多为一幢两层三间、木架穿斗式瓦面结构的楼房或吊脚楼,也有简陋的木架蔑壁结构的革房6在交通方便的一些村寨,亦建有水泥平房和楼房。

  回族

  居住地区为县境南部的丘陵地带,地势缓平,交通方便,集市流量大,符合该民族传统经商之习,其90 的人口都相应住在重点集镇,形成大群体聚居,居住的房屋与他族大同,唯有其宗教活动场所淸真寺,具有本民族特点。

  彝族

  居住地大都在海拔1600米左右的山区,地处山峦半坡地段,坡陡路窄,小道盘肠,交通闭塞,住房多为一栋三间木架穿斗式瓦房和草房。

  2、饮食习惯

  苗族

  以山地耕作和狩猎为主,其饮食习惯则由其生产方式而定。主食包谷、大米、荞、洋芋等,菜肴以酸菜、笋、瓜、豆等素菜为主,肉食、豆制品次之。喜饮酒,吸土烟。

  布依族

  以耕作田地为主,主食大米、包谷、小麦、大麦、红薯、洋芋,荞次之。副食方面,喜食铕米粑粑、粽子;肉食类,喜食狗肉,并以狗血、糯米、狗肺等内脏洗净,装入狗肠内煮熟,食之味美,谓之"狗灌肠"。善酿米酒,喜饮酒。

  回族

  以大米、面粉、包谷为主食,荞、麦、红薯、洋芋次之。菜肴以牛肉为主,鸡鸭次之,副食方面,善用糯米粉制作油香,腌制牛干巴,喜饮茶。

  彝族

  主食包谷、大米、荞麦、薯类及豆类。食用蔬菜不讲究,多以酸菜、辣椒、萝卜为主,逢年过节食肉类。副食类有打粑粑,煮甜酒。喜饮酒,食甜酒最多,以及吸土烟,喝茶等。

  (五)民族民间工艺

  1、纺纱织布

  县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都有纺织习惯。根据自身居住及生活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使用的纺织原料各有不同。苗、弊族以麻为主,布依族则以棉为主。其工艺流程大体分为:苗族由栽麻砍割、去皮、撕麻、漂洗、凉晒、拧线、捶线、增白至入扣上机;布依族由种棉、采棉、弹花、纺纱、浆纱、增白,后之程序相同。其产品为麻布和小布。麻布品种单一。小布花色品种较多,有净白布、米花布、格子花布、斜纹布等。织机有单梭纬线双帘双踏板式和四梭轮回更换纬线四踏板式,传统工艺流传至今。

  2、 剌绣

  苗、彝、布依族妇女,自幼就在其特定的环境中看绣花、学绣花。刺绣一般绣于衣领、袖套、坎肩、裙腰、头巾、裤脚、腿套、飒带、绣球、挎包、鞋面等,刺绣较宽的饰品有围腰、巴带(背带〉、帐沿和枕头等。花纹图案有几何纹、梅花瓣、杉叶花、牛丫花、节节花、螺纹花等。花色繁多,表现形态丰富,色彩对比强烈,构图简洁明快。其刺绣手法多样,有盘绣、毛绣、连绣、织绣等。

  3、手工工艺

  布依族使用的乐器多为本民族自制,如包包锣、小抛锣和小鼓等。锣均用铜冶化,以沙制模铸造成形,待冷后用砂石打磨,使之平滑光亮,便可使用;小鼓制作按尺之比例,将木分为数块,刨成弧形,以竹钉将各块镶拢呈桶状,继用牛皮蒙于两端,用钉把牛皮固定,小鼓制成,击之,音色极佳;牛角胡琴则用牛角尖端,掏空作琴筒,以梧桐木薄板、蛇皮或竹笋叶壳作面板蒙制,牛角筒外沿凿梅花孔或双钱孔及双梭孔,共鸣声从孔中发出。琴杆用紫竹或金竹。弓用芦竹和马尾所制,绷上丝弦,一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制作完成。四弦胡琴的制作除琴筒用料不同外,其他工艺类同。

  县北境龙吟一代,不少石工木工都善雕刻。石工工艺多表现于坟茔筑造,木工工艺常见于房屋间的“六合门”门窗,手法体现有阴刻、阳刻、浮雕、透雕等。图案多系花草鸟兽,鱼龙狮猴,其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此外还有染整工艺方面的靛染、蜡染、缝染等。

  九、义龙

  (一)围鼓舞

  围鼓舞是流传在贵州省兴义市鲁屯镇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舞蹈,属群体舞,鲁屯围鼓舞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经过几百年的提炼,围鼓舞在鲁屯独树一帜,并成为当地庆典、祭祀、礼仪等活动的文艺表演。

  鲁屯的围鼓舞是明洪年间随明军带来鲁屯的。明洪武14年,鲁屯李氏始祖文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他是明太祖的外侄,在南京任兵部副郎兼锦衣卫掌印官,随征南大将军傅友德征讨云南梁王和普安土司的叛军。洪武22年乱平,李文明因功世袭右所千户。同年李文明命次子李孝带1200兵来平定龙广鲁屯的夷人之乱。次年乱平并在鲁屯建立右所千户,同年在七孔塘建修—座营房(后来这个地方叫老营)。

  老营树木参天、林密草丰,经常有豺狗、豹子袭击士兵。有几个川兵听说使用军营中打仗时的鼓,鸣锣收军的锣,敲击出的声响可以驱邪,锣鼓一响,确实吓走了豺狼虎豹。亦兵亦民屯兵于鲁屯的明军,闲暇时,有的喜欢吹拉弹唱,同时则以敲锣打鼓取乐。后来经过军营中一些搞文艺的工作人员创造性谱写了各种曲调,遂形成明初的围鼓。最早就是幺二三、猛虎下山、鸟归林形成一种有板有眼的有地方特色的打击乐器的围鼓。后来又以鼓点的节奏配上舞蹈,就形成了鲁屯的围鼓舞。

  晚清同治年间,鲁屯修了戏楼,鲁屯围鼓舞的艺人们与请来鲁屯唱川戏的戏班子切磋锣鼓音响韵律,从而吸收了川戏锣鼓的精华,并逐渐改进舞蹈的动作与鼓点声乐协调配合,经过几百年的提炼,演变成今天鲁屯特有的具有原生态韵味,有板有眼的乐声与舞蹈动作协调统一的围鼓舞,围鼓舞与八音坐唱是我州具有民族特色的两朵奇花,八音坐唱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鲁屯围鼓舞则具有大明遗风军屯风韵的屯堡人的特色。

  (二)布依族服饰

  布依族传统服饰原料主要以当地自产自织靛染青蓝色平布、斜纹或十字布手工缝制。青壮年多半包头巾,穿对襟排扣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大脚裤。老年人大多穿大襟短衣或长衫。妇女上衣右开襟短衣,宽袖齐臂,内衣袖口较外衣袖口长而窄,均绣织几何纹、云纹、水纹等花纹图案,襟沿领口镶花边,襟饰银球扣,裤为大口镶花边长裤,胸系花围腰,脚穿绣花尖脚布鞋。

  (三)布依族的婚俗

  布依族的婚姻是建立在私有家庭经济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同宗同姓严禁通婚,与汉族、壮族通婚的很多。1949年前盛行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婚。

  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每逢节日或街期,三五成群相约于空旷田野对调唱歌。彼此倾诉爱情和询问家世,这种活动称为“赶表”(布依语叫“杨兜杨哨”),“赶表”的场地必须向阳,男、女间隔二、三米,无论年龄大小,一定要互称“俵哥”和“俵姐”,不准说下流话,更不准动手动脚,黄昏前必须别离。有互相看中者,必须通过第三者(嫂嫂或姐姐)出面斡旋后,才能单独对唱和互赠信物,通常是男方用银手镯,女方用亲手绣制的花鞋或腰带互换,然后各自禀明父母,由男方请媒提亲。但是,父母之命和八字相生相克至关重要,往往有痴情男女因父母不允和八字不符,而造成终生遗憾。

  订亲后,男方向女方赠送酒、肉、粑粑和礼银,彩礼无论是钱和物,均须冠以六,如六十、十六、三百六等,象征衣禄长在。经过算命先生择定吉日后,再由媒人通知女方家,当地人叫“传摈榔”。结婚时,新郎不迎亲,而由相好的男女小伴至女方家迎接新娘。新娘起行时,一定要由自己的哥哥由屋内背上马(无论路途远近均须骑马),再由弟弟牵马照顾同行,男方媒人代新郎向女方哥弟送“红包”(内装3.6元或6元钱)表示感谢。新娘骑在马上,顶一块花头巾、打一把花伞遮羞。新娘至男方家后,经过拜堂仪式后送入新房,其仪式与汉族同,但姑娘需把从娘家带来的糯米粑粑切成若干小块,分送前来参加婚宴的亲友。新婚之夜,夫妇不得同房,新娘由送亲的女伴相陪,新郎则和亲友们畅饮通宵。次日,新郎陪同新娘至岳父家认亲,谓之“回门”,当天,新郎独自回家,姑娘仍留娘家“坐家”,只是逢年过节或农事大忙之际,由夫婿接回去住几天。“坐家”的时间,过去有长达七、八年者,现在虽然沿袭,但时间大为缩短,一般三、五个月甚至个把月就与丈夫公婆常住了。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解放后才有文字(以拉丁文创制语音方案),但懂得的人不多。现在多数年轻人都不讲和不会布依话了。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他们创造丰富的文化。虽然没有文字记载的作品,但口碑流传的有关本民族历史、歌颂英雄业绩、揭露阶级社会黑暗、追求自由光明的神话、诗歌、故事等很多。

  男女老幼都爱唱歌,而且能即兴吟唱,连续几天几夜不歇的歌手也不少。民歌有五言句和七言句,每首句数不定,四句为一组,一、二、四句必须押韵;曲调优美,语言精练,比喻贴切,富于想象。

  民间乐器有唢呐、月琴、萧、笛、巴乌、锣、鼓、钹。布依族唢呐尤负盛名,有大、小调之分,按不同场合吹奏,喜庆时热闹欢腾,悲哀时如泣如诉,激愤时高昂奔放。

  工艺方面以蜡染(布依语叫“牍典”)和刺绣最为突出,其次是石雕和竹、棕、草的编织,工艺精巧而实用。

  (四)饮食文化

  这里的布依族特色饮食主要体现在九缸钵上。其主要特点是讲究荤素搭配,由六荤三素九个菜盛在统一烧制的土钵中,配四方木桌、木条凳,坐在布依人家特有的吊角楼上,来一碗浓香的米酒,取“久长久远”的寓意。

  (五)建筑文化

  布依族习惯近水而居,民族村寨前田陌纵横,河溪环绕,岸柳成行,一派美丽田园风光。布依传统民居主要以杆栏式、穿斗式、石墙、泥瓦斜屋面、小庭院为主,一般为吊脚楼,一楼饲养牲口,二楼住人,房顶一般有华盖头,意为离天堂更近,更容易接近天堂。材质上有木(石)结构、一般是3间或5间,必是单数(布依族认为,单数属阳,方保世世代代安居乐业、兴旺发达)。在房屋布局上,中间较大的堂屋设有神龛供奉祖先,也是全家人就餐、待客、休憩的场所,堂屋两侧分设有卧室、灶房、厨房、客房。

  (六)苗族服饰

  苗族传统服饰用料多以居住地出产的棉、麻、毛等原料为主,经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多刺绣、织锦、蜡染、挑花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便装时则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则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七)苗族婚俗

  苗族青年男女婚姻的缔结以自主婚姻为主,通过社交和谈情说爱来确定。社交活动多在节目或赶场天进行,形式是小伙子同姑娘对歌,互相了解情况,沟通感情,若双方情投意合,再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合。结婚一般都是新娘步行到夫家,不拜堂,但也有的地区坐轿或骑马。宣恩一带新娘到夫家,必须从侧门进入洞房,并由“伴娘”端盘请新娘新郎喝“交杯酒”,表示同心合意。川南新娘要从东面进入夫家,说是为了纪念祖先自东方来。黔东南一些地区,夫家要备一对熟鲤鱼给新娘“掐鱼祭祖”,表示她已成为夫家的人了。在湖南、川东、贵州的松桃、天柱和晴隆的部分苗族中,新娘结婚后要住夫家。其他地区婚后当天或次日返回娘家,以后逢节日、农忙季节或夫家婚丧娶嫁之时,才接来住一段时间,这样数年以后,才长住夫家。

  (八)苗族建筑

  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九)苗族习俗

  拔雉毛

  苗族小伙子向意中人求爱,在芦笙上插上一支美丽的野鸡毛,对着姑娘吹起动听的曲子。小伙子舞动着芦笙使野鸡毛轻拂着姑娘的脸颊。假如姑娘有意,就随手拨下芦笙上的野鸡毛;反之,就不拔而转身走开。

  半路“抓亲”

  此风俗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姑娘结婚时,由六个年轻姑娘和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组成送亲队伍。迎亲队伍由六个小伙子和两个姑娘组成。两支队伍都在清晨五更相向出发,相会后,迎亲队伍把挑来的糯米饭交给送亲的大嫂,大嫂把盛新娘用品的竹篮交给迎亲的姑娘,然后起把糯米饭给大家吃。这时迎亲的一个姑娘说:“婆婆,谁是我家嫂嫂啊?”话音没落,送亲的姑娘将新娘紧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迎亲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设法去“抓”新娘。最终新娘还是被“抓”走了,送亲的也便完成了任务。迎亲的带走新娘,双方道别而去。

  半夜搬家

  是云南祥云县茶朗哨乡苗族的一种世代相传的习俗,后传入本地。旧社会半夜搬家是为躲避财主的债务,如今已失去本来的意义,成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活动了。不论谁搬家,村里人都来帮忙祝贺。他们把要搬走的东西放在院子中间,吹芦笙、吹唢呐,弹三弦,大家围着家具起舞,歌舞一停,主人忙给客人敬酒。把家具搬放在新房院后,再次围成圈跳起欢快的舞蹈。跳舞的圈子十分讲究,中间一圈是小孩,象征苗家的希望和未来;第二圈是姑娘,象征美好的花朵;第三圈是小伙子,象征着苗家兴旺坚强;第四、五圈是老人,表示苗家儿女在老一辈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

  踩脚

  也叫“踩妹脚”。是广西桂北大苗山一带的苗族男女青年表示爱情的一种方式,后传入。苗族青年在传统节日里,通过跳芦笙、踩堂舞、对歌等形式选择了意中人,但当众难以启口,男青年便趁人不注意时,脚尖轻轻踩女青年的脚,以试其态度,若女青年也如法回报,就表示接受求爱;否则,也不会责怪对方。经过“踩脚”确定了恋情,便可频繁幽会,互赠信物,然后就由双方父母商定婚期。

  草标

  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青年男女传递爱情用草标作纽带。草标形式各异,却很讲究,都传递着美好的愿望。有的用几根小草,表示几天后相会;有的将草扎成圆圈,表示团圆有望;有的青草夹黄,暗示下一场再相会。传说以前有个苗族小伙子阿本和苗族姑娘阿贝相爱,不料,阿贝姑娘被寨主看上并被抢走,当阿本来到的约会地点时,却不见阿贝的踪影,只见路旁有个草标,知道大事不妙,便按草标指约方向,到寨主家救出了阿贝姑娘。从此,他们离开家乡过上了幸福日子。草标的妙用也就从此流传了下来。

  吃年

  苗族人民自称过年为“吃年”,意思是说“年”被大家吃掉了,过去了。“吃年”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各地开展吹芦笙、斗牛、踢毽子等丰富多采的娱乐活动。“吃年”过去后,就要把铜鼓、芦笛收起来,开始春耕。苗族分布较广,“吃年”时间不同,有的在十月,有的在冬月,有的在正月,而雷公山一带的苗族“吃年”分三次过,九月吃初年,十月吃中年,冬月吃完年(又称放牛年)。

  聪明卡

  “卡”是被卡住不让通行。苗乡有时一对对男女青年聚集在路边、树林、小溪旁对歌。见有过路的就以对歌进行考问,这就是被“卡”住了。被卡住的人要以歌还歌,实际上这是比聪明、比智慧的考试。如果客方赢了,主方要赔礼送行;如果主方赢了,客方要承认自己输了才放行。如果不分胜负,主方要款待客方,然后再继续对歌。直到分出胜负为止,或另约时间,再次较量。

  分鸡心

  苗岭山区的苗族,有“分鸡心”的习俗。每逢佳节,主人便把客人请到家。吃饭时,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就会把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但客人不能独自享用,必须与在座的老人同享。这样说明你大公无私、办事公道,愿为他们服务,是靠得住的朋友。否则,就会失去威信,也不会得到他们的帮助。苗家以鸡、鸭为招待客人的佳品,而鸡心、鸭心又是最贵重部分,把鸡心让给你,就说明已把“心”交给你了,而在座的人也等着你“心”交给他们,这样便于一道工作,互相帮助。

  花带与抄带

  苗族青年表示爱情的信物。云南昭通、大吴、彝良、永善等地的苗族男女青年相爱后,要互赠信物。本地苗族民间也偶有类似习俗,姑娘送小伙子一根用彩线编织成的花带,长约1米,宽3-4厘米,上面绣着山川花草图案,寓意为“千里姻缘一线牵”。小伙子回赠姑娘一根线吊子。双方定情时,姑娘要送对方一根用雪白麻织成的长约150厘米、宽约30厘米的抄带,寓意为将纯洁的爱情献给对方,对方回赠一把梳子和一个圆镜,表示终身相爱,白头到老。

  坡会

  传说很久以前,龙牙寨有个山青水秀的马蹄坡。每年春天都有许多姑娘、小伙子在这里放牧。一天,一个土官路过这里,见苗家姑娘漂亮,便叫随从去抢。小伙子见状,一齐吹响牛角,唤来了手握大刀、锄头的苗族人民,他们拥上马蹄坡,赶走了土官。为了庆祝胜利,他们在此唱歌跳舞。从此以后,便形成了传统的坡会。现在每逢节日,人民穿上节目的盛装,汇集在芦笙坪上赛歌、跳舞、爬竿、斗牛,利用这个盛会歌唱今天幸福的生活。


广东代孕多少钱 广东代孕机构

参考资料

1.【郑州赐宝代怀公司】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郑州赐宝代怀公司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郑州赐宝代怀公司",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郑州赐宝代怀公司】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郑州赐宝代怀公司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 2023成都三代试管供卵生男孩

  • 上海第三代试管生男孩需要多

  • 广州单身借卵,广州借卵费用

  • 广州代孕中介有哪几个,广州

  • 41岁试管很难成功,41岁做试

  • 供卵好吗,【郑州有供卵的吗

  • 佳贝艾特悦白羊奶粉怎么样佳

  • 武汉市第一试管移植费用

  • 佛山哪能做供卵试管,佛山供